港澳媒體持續關注十九大 強調青年要增強國家觀念
|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7-10-22 11:03:48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21日出版的多家港澳報章在重點版面持續關注中共十九大。就十九大報告中增強國家意識的論述,數篇評論文章指出,應增強香港青少年對國家的認同感和向心力,確保愛國愛港精神薪火相傳。

10月18日上午,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香港《大公報》當日發表題為《十九大為“國家好香港更好”提供無限可能》的社評指出,報告提出的“兩步走”“兩個十五年”的戰略安排和宏偉目標,絕對利好國人、利好天下,更利好香港、利好港人。
社評認為,十九大召開之後,香港特區政府、各界人士和全體市民,必須進一步清醒頭腦,看到國家發展的重大進步和美好前景,拿出上世紀70年代經濟起飛時期創造“亞洲四小龍”奇跡的魄力、努力和毅力,不失時機地搭上國家經濟發展的高速列車,為國家、為香港、為自己創出一番新事業,拼出一個新明天。
報告中強調,“堅持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發展壯大愛國愛港愛澳力量,增強香港、澳門同胞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香港《文匯報》就此發表題為《增強港青國家觀念確保偉業後繼有人》的社評,認為這對香港目前的情況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社評指出,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青年強則國家強。香港的青少年也一樣,他們能否成長為具有強烈國家民族觀念,熟悉中華民族偉大歷史以及發展現狀,自覺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代新人,關係到“一國兩制”偉大事業是否後繼有人。
社評表示,香港社會對十九大報告精神積極回應,有助於增強香港青少年對國家的認同感和向心力,確保愛國愛港精神薪火相傳;也將激勵廣大港人把個人的事業、香港的前途與祖國的命運緊密結合,更自覺地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之中。
香港《商報》題為《增強青年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的評論指出,香港同胞有共擔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同時亦可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要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包括促進香港人心的進一步回歸,增強港人特別是青年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既是此中的重要基礎、也是此中的重要目標。
《澳門日報》當日也發表社論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將繼續發揮世界和平發展推動力的作用,回應世界人民“需要中國人民拿出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惠及世界”的強烈呼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論判斷到道路實施,必將深刻引領中國和世界邁向新的發展征程。(中新社香港電)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 國臺辦: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 “台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2025-11-09
- 探尋神秘巴文化:台灣自媒體人走進達州羅家壩遺址博物館2025-11-09
- 寶島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系列報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