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孫學研究青年學者:孫中山思想是兩岸共同資産

“現在還有人研究孫中山嗎?”在台北舉辦的“第二屆兩岸孫學研究青年學者論壇”上,論壇主持人、台灣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主任邵宗海提出的問題突顯出憂慮與困惑。但與會的30多名中青年學者又展示了薪火相傳的希望,“之所以叫第二屆,就説明我們還會繼續辦下去。”邵宗海説。

 

兩岸孫學研究青年學者:孫中山思想是兩岸共同資産

 

學者在論壇上作主題演講。陳曉星攝

 

本屆研討會的學者來自海峽兩岸的廣州中山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山故居紀念館、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和澳門理工學院等,圍繞孫中山思想的現代意義、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中山先生行誼事跡等主題提交論文並展開研討。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應邀出席並致詞,表達了他對中山先生的崇敬之情和對中山思想的理解。

 

《實業計劃》與“一帶一路”

 

對海峽兩岸而言,孫學不只是理論,而是現實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助理教授李孔智在研討會上表示,孫中山《建國方略》中的《實業計劃》是強國富民的總設計,將近百年後,大陸“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總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業計劃》包括交通、商港、鐵路、水利、工業、礦業、農業、灌溉、造林、移民等十項事業,並提出發展交通、移民墾荒、開發西部的實施思路。從中國大陸的發展歷程看,投資交通建設、縮小城鄉差距、産業從東部西移促進區域平衡發展,皆可追溯至《實業計劃》。“一帶一路”的對外開放、區域合作也體現了《實業計劃》的意涵:由內而外,兼善天下。

 

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郭萍英認為,《實業計劃》所規劃的內容多已實現,這顯示其並非空想。雖然具體規劃著眼于大陸,但其核心在於建設交通、發展實業,對台灣仍有現實意義。實現《實業計劃》後的“一帶一路”,台灣更應關注。

 

中山思想的現實意義

 

華中師範大學台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彭韜在研討會上論述了孫中山先生的統一思想觀:“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我國的歷史意識之中,正是這種意識才使我們能作為一個國家而被保存下來,儘管遇到了許多破壞的力量。”彭韜引用史料論述了孫中山先生對國家統一的必要性和統一方式的主張。

 

當下,台灣在“去中國化”的喧囂中,也出現“去孫中山化”的現象。彭韜説,孫中山銅像在台灣被潑漆和惡搞變裝,與執政當局放任有關。孫中山先生的思想對現在的兩岸關係更具意義,國家統一、民族復興是中山先生遺願,也應是尊敬中山先生的兩岸同胞義不容辭之責。

 

中國文化大學研究生傅瑩貞以反服貿的“太陽花”運動為例,剖析台灣社會意識形態對立和暴力抗爭形成的惡性循環,指出孫中山先生的道德倫理思想可厘清混亂認知。傅瑩貞認為,源於中國傳統道德的“八德”和“利他”是孫中山先生道德倫理觀的核心,若只追求少數人的權利,而罔顧社會大眾追求穩定生活的權利,不符合民權、民生主義所追求的平等、博愛;“去中國化”造成社會紛擾與撕裂,更與富而好禮、互助合作背離。

 

傅瑩貞説,中山先生提出要恢復民族的精神,需要人民有智慧,要從修身做起,落實到社會,要培養人民的道德觀。倘若人民皆自私自利,社會充滿衝突紛爭,人民將無所適從。這些論述切中時弊。

 

台灣的孫學研究

 

本屆論壇的組織者邵宗海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如果我們這代人再不努力,再不鼓勵年輕人投身孫學研究,孫學消失並非危言。現在要努力凝聚兩岸的力量傳承這個寶藏。這樣的研討會就是想給年輕人機會,喚起他們對孫學的熱情,也提醒學界對孫學的重視。

 

邵宗海介紹,孫中山研究工作曾經在“兩蔣”時代受到重視,快速發展,但在李登輝、陳水扁時代,受到“本土化”與“台獨”思潮的衝擊,再加上當局打壓,孫學逐漸式微。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台灣以孫中山思想和三民主義命名的研究機構紛紛改名,研究者也大多改行,青年學子更少有研究者,研究人才已現斷層。

 

邵宗海認為,孫學研究應結合時代不斷“增補意涵”,應用於實踐。孫中山思想是兩岸共同資産,要通過研究增強其思想對兩岸及港澳的現實意義。吸引年輕學者的途徑包括爭取研究計劃,分享給碩博士生參與;出版學術著作;舉辦學術活動;通過讀書會等方式培養“青年種子隊”等。

 

參加本次論壇的中山大學教授趙立彬表示,兩岸學者的交流這幾年突飛猛進,有不少台灣學者在中山大學任教,相對來説,大陸學者在台灣任教的很少,因為在台灣要面臨輿論等方面的壓力。

 

他説,人員流動有助於學術水準的提升,封閉不能進步,“不能斤斤計較幾個崗位,我們要有更大的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