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瓊老臺商冀臺青來“闖海”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10-23 10:38:07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你是什麼時候上島的?”上世紀90年代初,這句在海南島創業臺商間的簡單問候,成了遍佈大陸的“上島咖啡”連鎖店的命名由來。
1987年,兩岸開放交流,愈來愈多臺商來到大陸創業經商。與台灣氣候相似、人文相近的海南,成為不少臺商的喜愛之地。早期到海南的臺商多創辦酒店、餐飲店或從事農業種植。
海南台資企業協會會長江裕昌是1991年“上島”的,從投資小生意做起,1997年他創辦的首家“上島咖啡”在海口正式開業。
“當時海南人喝咖啡大多是在老爸茶店裏,上島咖啡如此上檔次的裝修,可以説是大陸首家。”在兩岸間往返多年,江裕昌對兩岸交流的深入、通關的便捷感觸頗深:“過去出入境要填寫繁冗的表格,後來這些表格越來越精簡,臺胞證也從紙本向晶片卡發展,對我們來説非常方便。”
江裕昌認為,如今海南發展“軟體”很好,環島高鐵、高速公路網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全面,匯聚眾多高星級酒店,對台灣青年來説勢必有很大吸引力。“目前瓊臺兩島在少數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十分頻繁,但還需要更多青年人之間的交流。”
已成立25年的海南台資企業協會,在今年2月成立了青年委員會,冀望鼓勵更多台灣青年、臺商二代到海南來創業就業,幫助他們在海南落地生根。
熙熙攘攘的海口泰龍城小吃街,成為台灣青年集聚創業的一個縮影:百餘米的長廊,匯聚了150多家大大小小的店面,其中台灣小吃就有10多家,形成了小吃街的一道獨特風景。
作為老一代“闖海”臺商,泰龍城的創辦人許清朝的願望是吸引更多台灣青年來海南創業就業。
1987年,已在泰國開設工廠的許清朝來到海口,希望將此地作為往返泰國和台灣的中轉站。1989年,許清朝在海口購置了一塊土地,1992年興建起大型購物中心泰龍城。
“之所以把它叫作泰龍城,是因為我有在泰國創業,而且我們中國人都自稱‘龍的傳人’嘛。”許清朝説,他的妻子吳錦瓊2002年來到海南。當時,泰龍城的商戶們吃飯是個問題。吳錦瓊便自己下廚,利用泰龍城的一間鋪面做快餐,主打海南著名的“文昌雞”,並取名“五星雞飯店”,這成為泰龍城發展小吃街的契機。
從2009年開始,許清朝在台灣四處“招攬”青年人來海口創業。2016年,在小吃街創業的台灣青年有20多人。今年5月,泰龍城獲海南省臺辦授牌,成為海南首家“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就業基地”。
“更多台灣青年人來到大陸,對這邊有更多了解,減少文化衝突和打破隔閡。”許清朝説,“但畢竟是背井離鄉,能堅持下來的人並不多。爭取明年在泰龍城創業的台灣青年接近50個。”
今年61歲的廖基全1988年從台灣來到大陸,1990年在廣州、杭州、北京等地從事進口汽車配件貿易,2009年來到海口,轉行在泰龍城開了一家鮮榨果汁店,成為此地堅持最久的創業者。曾在新加坡求學的兒子廖信瀚也在他的號召下,到海口經商。
廖基全説,選擇到大陸經商是“因為兩岸同文同宗,語言相通,也不容易受騙。到海南來,也是因為這裡人不排外,人也友善”。
來自高雄的唐瑞祥今年9月底剛與泰龍城簽約,與友人合資租賃一間鋪面經營台灣特色小吃——香腸和蚵仔煎,到海南創業不僅因為他剛娶了一位海南黎族姑娘為妻,還因為“海南做台灣小吃的很少,所以是個很好的商機”。
對於臺商如何在海南持續發展,江裕昌有更長遠的想法,“我們希望向政府申請一片土地設立園區,吸引臺商們聚集,實實在在地落地一個好項目。也讓新一代台灣青年到海南後,看到發展的希望。”
目前,江裕昌正在推動“上島美麗鄉村台灣文化城”項目在海口落地,打造投資達37億元人民幣的“田園綜合體”,在謀劃“農業+旅遊”融合發展的同時,也幫助當地農民脫貧致富。(洪堅鵬)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