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三十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舉行 兩岸學者滬上探尋破解政治僵局方式

兩岸關係三十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舉行 兩岸學者滬上探尋破解政治僵局方式

 

兩岸關係三十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現場

 

兩岸關係三十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舉行 兩岸學者滬上探尋破解政治僵局方式

 

研討會出席嘉賓

 

剛剛結束的中共十九大對兩岸關係將産生何種深刻影響,兩岸關係三十年有哪些成功經驗,兩岸關係政治難題如何突破?28日,百餘名兩岸專家學者聚集上海,參加上海東亞研究所和台灣《旺報》聯合主辦的“兩岸關係三十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就兩岸關係三十年來熱點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仇開明,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以及長期從事兩岸關係研究的專家、學者100多人出席了會議。

 

參加研討會的兩岸專家表示,這次研討會選擇在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剛剛勝利閉幕之後舉辦是“恰逢其時”,通過研討會,兩岸專家學者可以探求破解兩岸僵局的方式和路徑。

 

台灣《聯合晚報》發行人黃年説,過去,兩岸已經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取得了很大的利益,這就像是一個百寶箱,對兩岸和平發展很有效用。他將“九二共識”巧妙比作實用性最強的政治通貨,並稱其為兩岸花費心力最多的政治名詞,“是兩岸建立的唯一共同語言”。他同時認為,“九二共識”不是一個“僵固”的概念,它會成長、會發展,相信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學者探尋發現新的互動模式,為兩岸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上海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倪永傑表示,此次會議舉行十分重要,通過會議可以回顧兩岸關係的發展歷程、找到兩岸關係發展規律,更好的滿足兩岸同胞對於加快兩岸關係發展步伐、朝向兩岸和平統一的方向努力,找到更好的方法、路徑。

 

倪永傑稱,兩岸學者之間的交流一直比較活躍、多元、有效,但是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接受“九二共識”,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內涵,損壞了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兩岸政治關係受到重大影響。他認為,兩岸學者交流對兩岸關係發展有重大貢獻,可以助力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路徑,激發雙方的智慧。兩岸學者在兩岸關係交流中應該積極先行,尋求破解兩岸政治僵局之道,找到在“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兩岸更好的互動模式。

 

台灣輔仁大學教授何思慎表示,在中共十九大剛剛閉幕後舉辦這樣的研討會時機非常難得,會議上兩岸專家可以共同總結過去兩岸關係發展走過的30年,展望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趨勢。他説,兩岸關係需要繼續向前走,會上兩岸學者可以結合兩岸關係新的形勢,開展對兩岸民眾福祉有正面促進作用的深度交流。

 

華中師範大學台灣與東亞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在主題報告中用了“一個突破、兩個飛躍”來呈現30年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一個突破”即兩岸政治分歧的解決取得重要突破;“兩個飛躍”即兩岸協商對話實現了從事務性、經濟性協商,到政策性對話,再到政治性對話的飛躍,兩岸交流互動實現了從民間往來到兩黨領導人會面,再到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歷史性飛躍。

 

周志懷錶示,兩岸同胞應該共同攜手,堅持“九二共識”,排除“台獨”干擾,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正確道路上繼續前進。海峽之聲上海10月28日訊(記者 程娟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