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義的新動向新特點
編輯: 白宇坤 | 時間: 2017-12-06 10:37:39 | 來源: 人民網 |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新自由主義廣受質疑和批評,但其在西方社會的主流地位並未終結,並呈現出一些新動向新特點。
經濟金融化。經濟金融化是新自由主義導致的主要後果之一,也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西方國家在這個問題上積重難返,經濟金融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比如,美國實體産業佔GDP的比重下滑到不足1/6,虛擬産業所佔比重則超過1/3;家庭財富中金融資産所佔比重接近2/3,超過危機前水準。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義的影響。新自由主義主張的全面市場化和自由化不斷弱化工人力量、削減財政開支、限制政府力量,使人民無力對抗金融資本、政府無法制約金融資本。政府應對危機的措施由改革轉為救助,對金融資本的態度由監管變為庇護,導致經濟金融化程度不斷加深。
金融政治化。空前的經濟金融化導致金融政治化。金融政治化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前就已出現,在危機之後更是暴露無遺:為解決危機而推行的量化寬鬆政策總是伴隨著超額保證金和銀行獎金的增加,實體經濟獲得的金融信貸不增反降。同時,社會精英的財富通過經濟金融化日益融合到一起。政府精英們相信,如果金融寡頭倒下,市場的信用和信心也將崩潰,社會動蕩和革命可能帶來政權更迭。於是,他們小心維持著和金融高管的“友誼”,甚至不惜組建富豪內閣。而金融危機中原本需要得到救助的弱勢群體,則由於“缺乏系統重要性”被選擇性忽視了。
民主空殼化。西方學者一直標榜,民主政治制度的發展只能依託于資本主義經濟體制。面對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按新自由主義發展的資本主義經濟體制與民主政治制度已背道而馳,被資本綁架的選舉、無視公共利益和公民權利的政府都反映出資本主義國家民主日益空殼化:對民粹主義既排斥又利用的兩面性,使西方普選民主走進死衚同;多黨輪流執政、政黨分肥、政黨攻訐造成持續的政局動蕩。難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説,美國民主的實質就是“1%所有,1%統治,1%享用”。這些現象是資本主義特別是以新自由主義為指導的資本主義造成的。新自由主義強調以財産權為基礎的經濟特權的優先性,而民主政治則強調公民權利平等。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西方民主對資本的馴化演變為資本對民主的馴化。這與其説是西方民主的退化,不如説是其資本主義屬性的充分暴露。
文化虛無化。經濟金融化、金融政治化、民主空殼化致使民眾訴求無法實現,社會主流價值觀遭到懷疑,進一步加重了文化虛無化。金融精英的迅速崛起使極端個人主義淩駕於道德準則之上,導致資本主義國家在國際金融危機前就出現嚴重信仰虛無危機。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資本主義國家大都經濟低迷、失業激增、債臺高築,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社會不公加劇、福利保障縮水、社會秩序惡化。在這種自由得不到落實、平等得不到伸張、民主得不到施行的環境中,通過個人奮鬥實現夢想的希望破滅。很多西方國家民眾對社會基本信念感到懷疑、對前進方向感到迷茫、對現有體制缺乏信心,加重了文化虛無化現象。
(作者單位: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丁曉欽)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