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空業告別艱難歲月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7-12-08 09:56:08 | 來源: 人民日報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國際航協)近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全球媒體日”活動,國際航協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在活動上發佈了《全球航空運輸業現狀及展望》報告。根據該報告,2018年全球航空運輸業將會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勢頭,有望實現凈利潤384億美元的目標。
國際航協是非政府、非營利性的全球航空公司的行業協會,也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航空運輸組織。總部設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執行總部位於日內瓦,目前擁有275家會員航空公司,遍及全世界126個國家,承載全球83%的國際航空運輸業務。
“最近幾年,全球航空運輸業逐漸走出世界經濟危機的陰霾,已經連續三年扭虧為盈。”朱尼亞克表示,在經濟危機之後重返增長軌道,對於其他一些産業來説是很正常的,但對於航空運輸業來説就是一個奇跡,因為航空運輸業非常敏感,不僅受到經濟環境的直接影響,也受到安全、能源等多重因素的直接影響。
根據該報告,最近3年,隨著世界經濟逐步復蘇,航空運輸業的需求量出現迅猛增長,這是航空運輸業告別“艱難歲月”的重要支撐。與去年相比,今年全球開通航線的城市增加了1351個,總數超過2萬,這些連接不同城市的航線完成了40億人次乘客和6000萬噸貨物的運輸。
“安全是航空運輸業的頭等大事。”朱尼亞克説,航空是長途旅行最為安全的一種交通方式,每天全球超過10萬架次航班安全起降。“儘管今年的飛行事故很低,但我們還要加強安全管理措施,爭取做到萬無一失。”
在強勁需求、節能增效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18年雖然面臨運營成本提高的壓力,但全球航空運輸業依然有望實現持續增長。其中客運量預期增長6.0%,達到43億人次,貨運量增長4.5%,達到6250萬噸。
“過去幾年,中國是全球航空運輸業整體回暖向好的重要支柱。”國際航協首席經濟學家布萊恩·皮爾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成了航空運輸業的一個新興市場,正如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的引擎一樣,中國在全球航空運輸業發展中也發揮著同樣至關重要的作用。(人民日報日內瓦電 特派記者 任彥)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