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最大的優勢是背靠祖國
編輯: 白宇坤 | 時間: 2017-12-25 11:00:54 | 來源: 人民網 |
創意香港助理總監馮永 賈文婷攝影
創意産業是香港極具發展潛力的範疇,而電影業是香港六大創意産業之一。特區政府一直以來多管齊下推動電影産業的發展,採取了包括鼓勵港産片製作、培養人才,拓展觀眾群及致力在區內乃至全球打造“香港電影”品牌等措施。
人民網記者近日獨家採訪了香港特區政府創意香港助理總監馮永、電影導演張經緯和譚惠貞,針對香港的電影市場、電影人才培養和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迎來新發展機遇
囿于本地市場較小,香港電影在上個世紀的黃金時期主要依靠海外市場。隨著時代大潮的推進,內地電影業飛速發展,東南亞地區也逐漸建立起自己的電影工業,香港電影逐漸失去了與好萊塢抗衡的市場地位。
馮永認為,由於客觀條件的改變,香港電影市場不會再現上世紀80年代那種黃金時期。“但這並不是悲觀,我們整體把眼界放開,我們不單純是粵語片、港産片,而是華語片”,馮永強調,全世界的華語觀眾市場非常龐大。
在馮永看來,香港的國際視野、對國際市場的了解,以及良好的創作環境、敢於打破常規的勇氣,都是香港電影獨特的發展優勢,而“最大的優勢是背靠祖國”,內地是香港電影天然的最大市場。
馮永認為,香港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中轉站,要充分發揮其“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其實,《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即CEPA)生效以後,許多香港電影業的創意人員與內地電影界合作,目前已經成為內地賣座大片背後的主要力量之一。從這個角度來看,香港電影産業的人才和內地的市場已基本實現交融。
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也為香港電影再次“揚帆出海”提供了契機。這一次,不僅僅是電影産品的出口,人才和技術也成為其主要輸出方向。目前,創意香港已經與馬來西亞、伊朗等國建立了廣泛聯繫,推介香港電影製作的標準、動作、特技、視覺效果等。
重視電影人才培養
香港特區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促進本地電影人才的培養。2009年起設立電影發展基金,以資助有利香港電影業長遠發展的項目。自2007年至今,特區政府已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5.4億港元,並通過基金支持了許多電影的製作,當中不少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績,共獲得110多個本地及國際獎項。2013年3月推出“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專門扶植新導演,導演需為香港永久居民,目前已成功舉辦三屆。社會方面,杜琪峰的“新浪潮計劃”也幫不少人實現了電影夢想。
張經緯和譚惠貞是記者此次採訪到的兩位電影導演。張經緯起初學的是大提琴,之後到美國修讀音樂碩士課程,後轉而主修電影製作、副修哲學畢業。他曾憑藉紀錄片《音樂人生》獲得金馬獎和金像獎。譚惠貞畢業于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電影藝術系。曾以作家身份出版過多本小説,後擔當過多部影片的編劇,包括著名的《湄公河行動》。通過“新浪潮計劃”,譚惠貞拍攝了自己的短片,真正進入電影行業。
譚惠貞的處女作《以青春的名義》和張經緯的首部劇情長片《藍天白雲》是2017香港亞洲電影節的開幕電影。這兩部影片均是“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的得獎作品。
創意讓香港電影個性鮮明
創意在電影業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香港電影創作也一向以突破常規、敢於創新而著稱。可以説正是源源不斷的創意塑造了個性鮮明的香港電影。
張經緯將慾望和好奇心作為獲取創意的方式。對於一件事、一種現象等不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在調研之後,形成自己的想法,並用恰當的藝術形式表達出來。
譚惠貞談到創意時稱,她平時什麼都要“八卦”一下,遇到不懂的就要問。這一點,倒是與張經緯的“好奇心”有異曲同工之妙。她認為最重要的創意源於對人的關懷。故事的來源是人,只有關心身邊的人和事,才能做好導演或者寫出好的劇本。
此外,馮永也著重強調了劇本與人才對香港電影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他認為,業界必須重視劇本創作,增加對劇本的投入,給予劇本創作充分的資源和時間,給主創人員發揮的空間,這是一部電影能取得成功最經濟的方式,一定要改變現實中一些本末倒置的做法。同時,培養人才也是很重要的發展方向。( 人民網香港12月24日電 杜明明)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