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者和業界:大陸産業升級中蘊藏臺商轉型機遇
編輯: 白宇坤 | 時間: 2018-01-19 09:49:19 | 來源: 新華社 |
主動融入大陸産業規劃,才能找到臺商轉型升級的良機。18日,在台灣政治大學與台灣政策研究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兩岸産業發展論壇”上,多位台灣學者和業界代表指出,破解台資企業當前發展困境的解決之道,是推動兩岸産業深度融合,通過參與大陸産業升級,融入大陸産業鏈,找到臺商轉型的方向。
台灣工商建設研究會總會兩岸事務副主委康明淵説,當前全球經濟疲軟,大陸處於轉型升級過程中,台資企業的發展環境發生轉變,需要克服産業轉型難度大、勞動力和土地成本上漲、環保標準提高等多重挑戰。
他認為,在兩岸經貿合作中,臺商必須跳脫過去20多年來的慣性思維,不能只想用降低成本的方法取得高利潤,不能只想將産品賣到歐美市場,應該努力用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産品適應大陸市場的需求,才有可能獲得機遇。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指出,在大陸從事製造業的台資企業,應深入了解“中國製造2025”規劃,積極參與大陸大型生産供應鏈融合,進而爭取參與“中國製造2025”的規劃與前瞻試驗,這應是兩岸産業合作的優先議題。
“通過融入大陸的産業規劃,主動參與大陸工業互聯網進程,實現自身産業的智慧化升級,這是台資企業唯一的解方。”杜紫宸説。
台灣資訊工業策進會資深總監陳子昂認為,大陸正全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台灣業界應高度重視大陸的發展方略對台灣産業的影響。他分析,當前大陸正推進製造業向智慧化轉型,短期內在高端製造業方面有積累的台資企業,如果能參與其中,就能抓住轉型良機。
台灣政治大學經濟係教授莊奕琦指出,過去臺商低成本、高污染的生産方式已難以維持,解決之道只能是産業升級。臺商的産業升級需要順應大陸發展的大勢,或選擇融入大陸生産鏈,或是借助“一帶一路”建設等開拓新市場。
陳子昂還認為,要避免台灣企業在區域經濟整合過程中被邊緣化的風險,只能通過加強兩岸經貿合作,力求兩岸合作空間,以此提升自身競爭力,找到轉型升級的途徑。(記者李慧穎 李凱)
新聞推薦
-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神二十乘組簡歷來了2025-04-23
- 港澳臺輿論:美國眾叛親離,中國按節奏應對關稅戰2025-04-23
- “蓉聚天府·築夢四川” 2025川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行2025-04-23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
- 神二十發射在即 這次太空之旅還有一位神秘乘客2025-04-22
- “圈粉”全球客商 廣交會向世界“種草”中國“智”造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