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邊主義:前行步伐勢不可擋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8-01-22 16:02:49 | 來源: 新華網 |
一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年會召開之際,論壇發佈《2018年全球風險報告》,對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政治抬頭所導致的貿易保護主義興起表示擔憂。
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在本屆年會兜售“美國優先”政策。而過去一年,美國一再“退群”,傷及多個國際多邊經濟、安全機制,多邊主義遭遇逆風。同時,歐洲多國狹隘民族主義抬頭,孤立主義、保護主義思潮涌動,也給多邊主義發展帶來挑戰。
儘管如此,國際權威人士依然堅定認為,多邊主義是世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2018年必將繼續迎著逆風前行。
逆風何來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羅伯特·基歐漢認為,美國政策調整給多個國際機製造成壓力,是2017年全球治理領域最大的特點。多邊主義遭遇挑戰,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美國接連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氣候變化《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威脅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伊朗核協議。
對多邊主義的質疑,其實源於美國等發達國家內部政治環境的變化。一些歐美國家出現民粹主義運動,一些中産階級和草根民眾認為全球化損害了他們的切身利益,因此反對以國際共識為基礎、反映各方利益的多邊主義,強調本國利益至上。
西方民粹主義運動興起,難道是多邊主義的錯?答案是否定的。
事實上,從聯合國到歐盟,從世界貿易組織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這些多邊機制對保障世界和平、促進各國發展的作用有目共睹。在它們共同構築的國際秩序中,大部分國家穩定發展,民眾生活日益改善,尤其在發展中國家,數以億計民眾得以脫離貧困、戰爭和苦難。
而反多邊主義政治的抬頭,究其原因是這些國家內部政策嚴重失衡,試圖通過“栽贓”多邊機制為自己找替罪羊。
基歐漢為《外交》雜誌撰文指出,西方精英從全球化和多邊主義中獲益,卻忽視了反哺普通民眾,不注重對不適應全球競爭、甚至失去工作的民眾提供保障,導致西方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激起中産和工人階層的反對。
新的活力
多邊主義雖然近年來遭遇逆風,但在全球經濟和政治力量對比的重要調整中,正在獲得新的發展動力。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受挫,特別是美國增長放緩,其相對優勢進一步縮小,領導世界的信心與能力遭到削弱。美國開始更多地考慮成本和收益,轉向以美國利益為先。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認為,“他們(美國高官)喜歡雙邊主義勝過多邊主義;比起基於制度的合作,他們更喜歡單方面行使美國權力。”
另一方面,以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和南非等“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綜合國力增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顯著提升,在全球主要多邊機制中發揮更大作用,給多邊主義帶來新的活力。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陳岳認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確立的國際秩序,沒有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大國的要求。經過戰後70年的發展,其不合理與不完善之處逐漸凸顯,對其進行相應調整與改革勢在必行。
繼續前行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狹隘民族主義、保護主義是死衚同;多邊主義是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有效路徑。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上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美國遭遇大蕭條。其間,美國政府出臺“斯姆特-霍利法案”,提高原材料進口關稅,導致美國出口急劇下降,成為美國難以走出大蕭條的原因之一。沃爾夫指出,大蕭條已經讓狹隘的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名譽掃地。
當今世界,人工智能、移動物聯網等新技術正在催動産業轉型,世界經濟深度調整,技能焦慮日益普遍。值此當口,世界各國都應從1929年爆發的大蕭條中吸取教訓。
維護和發展多邊主義,是應對當今全球挑戰、解決當前世界難題的必然選擇,也是歷史發展的潮流。
順應世界大勢,中國堅定不移地支持和維護多邊主義。隨著中國持續發展,中國支持多邊主義的力度也越來越大。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説,“中國已成為多邊主義的重要支柱,而我們踐行多邊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
實際上,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商共建共享的重要多邊合作平臺;中國參與發起的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新型的多邊機制,完善和補充了現有國際制度和秩序,為多邊主義合作注入更多更新活力。
“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運”,本屆達沃斯論壇年會主題不僅指出了挑戰和問題,也道出了遠景與期待。人們相信,國際社會能夠集眾智,聚眾力,讓多邊主義獲得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推動世界共贏發展。(新華社電 記者楊定都 朱東陽 劉晨)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2025-01-26
- 讀懂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2025-01-26
- 澳門:金蛇賀歲喜迎春 節慶燈飾點亮街巷2025-01-26
- 兩岸同胞共迎新春系列活動在粵閩舉行2025-01-26
- 冰雪元素拉滿 第九屆亞冬會開幕式進行首次全要素綵排2025-01-26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