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出生、上海長大的市政協委員—臺胞新面孔亮相2018年上海兩會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01-23 10:43:15 | 來源: 新華網 |
台灣出生、上海長大,曾經是前來大陸接受乒乓球訓練的臺生,一路成長為政協上海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的一名政協委員。22日,新任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謝國群出席上海市政協會議的開幕式。
“現場奏唱國歌,會議氣氛非常隆重、莊嚴。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肩上擔負起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重責大任。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來自臺盟的委員,我責無旁貸。”謝國群用略帶台灣中南部口音的普通話認真地説。
謝國群成為上海市政協委員,改變了以往來自臺盟上海市委、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的委員人選基本是“大陸出生、大陸成長的臺胞二代”的現象。
這名上世紀90年代來大陸求學的臺生,已經取得大陸的居民身份證,在以台灣省籍當選的上海市人大代表和協商推薦産生的政協委員中,尚屬首例。
謝國群出生在台灣彰化,從小他的父親就有一個“乒乓夢”。“那時候,父親一心想培養我練成一流的乒乓球技,兩岸恢復交流後就想了辦法,把我送到上海一邊讀書一邊練球,這樣我在上海南洋模範中學完成了高中教育,再考取上海交通大學。”謝國群回憶道。
今天,他救死扶傷的手,依然可以打一手不錯的乒乓球。儘管最終沒能成為乒乓冠軍,但懸壺濟世成了謝國群到大陸落地生根的人生新目標。
起初,他就讀的是上海交通大學工業外貿係,本科畢業後他覺得不過癮,轉考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專業,一讀又是5年。在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實習時,這位有台灣中南部口音的謝醫生就獲得了很多病人的認可。
“特別難忘的是,當時有位老人拉著我的手,一定要我為他復查。他説‘謝醫生,你的手很軟,用力不輕不重,很到位,我特別信任你’,後來我就明白,無論是台灣醫生還是大陸醫生,關鍵是醫患之間的互信。就這樣,上海成就了我個人的事業,增長了我的才幹,我自然而然融入這座城市。2008年我還經推薦加入了臺盟。”謝國群説。
第一次走進上海兩會會場的謝國群,已準備了4份書面建議,其中部分擬作為提案提交,內容涉及兩岸經濟互利共贏,以及食品安全、社區建設和體育事業發展等。
臺盟上海市委、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説,滬上臺胞在新一屆市人大和市政協參政議政的人員更新過半,進一步擴大了臺胞的政治參與度。(記者 許曉青)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