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業界建言兩岸合作

“進軍大陸市場,硬不如軟、大不如專、買不如租”,這是台灣開放智庫召集人張斯綱1月31日對臺醫療企業前進大陸的形象概括。

 

當天,近百位台灣醫療業者、學者出席中國國民黨智庫國政研究基金會在台北召開的“兩岸醫療合作論壇”。張斯綱在發言時指出,台灣醫療的硬實力不如軟實力,進軍大陸市場要發揮管理、培訓等優勢;不要一味求大,做大型、超大型醫院不如做專科類醫院;不要去“圈地”,可租場地建醫院,要依附成熟市場,與當地醫療企業進行合作。

 

台灣海峽兩岸醫事交流協會創會理事長黃松雄則提請台灣醫療業者注意五個方面:一是整合台灣醫療界資源,共同進軍大陸市場,避免單打獨鬥;二是選定醫療市場大但資源短缺的重要都市;三是響應和配合大陸醫改、養老政策,獲得當地政府支持與協助,提供優惠政策;四是善用當地人力和資源,攜手合作、共創雙贏;五是請專業團隊進行規劃設計、經營管理。

 

兩岸近年來都注重發展生物科技及醫療照護産業,台灣海基會前經貿處處長、國光生技公司資深顧問鄧岱賢給出未來兩岸醫療合作的十個發力點:在基因檢測、疫苗接種、孕婦與新生嬰兒照護、醫療保險、生技産品、分級診療、醫療器材、醫院合作等方面進行努力,同時建立兩岸醫療企業經營合作機制,強化兩岸醫療園區合作。

 

臺當局“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主持了當天的論壇。他簡要回顧兩岸醫療合作歷程後指出,未來合作還有很大空間,但也有很多問題待解決,比如大陸學生在臺醫療問題、臺商及家屬在大陸健保問題,皆因臺當局不願放寬限制而難有進展。

 

楊志良表示,兩岸醫療合作,台灣業者前往大陸是一個方面,台灣如何吸引大陸民眾來臺享受醫療服務,也是一個方向。

 

據了解,近年來兩岸醫療合作頻密,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曾簽署《海峽兩岸醫療衛生合作協議》,兩岸企業家峰會也設有生物科技與健康照護産業推動小組,並多次探討具體合作事項。

 

有台灣醫療業者31日指出,兩岸若能強化産業發展、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等合作,必然可以優勢互補,提升競爭力。

 

國政研究基金會1月30日起連續舉辦多場兩岸交流主題論壇,聚焦臺商權益保障、兩岸醫療合作、觀光旅遊交流、青年發展交流等議題。(中新社台北1月31日電  記者 肖開霖 黃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