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蔡”憑什麼叫臺商投資?

臺當局日前在台北舉辦“2018大陸臺商春節聯誼”餐會,舞臺背景上“投資台灣 勇於創新 和平繁榮 兩岸新局”這十六個大字相當醒目,卻是對民進黨蔡英文政府的最大諷刺。當天蔡英文大談兩岸關係,但依舊是重彈老調,説“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不會走回頭路”,就是隻字不提“九二共識”。臺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就無法重啟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就無法打破兩岸僵局,遑論“和平”和“新局”了。

 

蔡政府沒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從而影響兩岸經濟合作,甚至令台灣無法融入區域經濟,如何能吸引臺商回鄉投資?蔡英文上臺近兩年,但其兩岸政策仍是大話、謊話、空話,真不愧是“空心蔡”。

 

當下兩岸關係冷冰冰,罪魁禍首就是蔡政府。它自2016年“520”上臺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單方面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導致兩岸熱線中斷、兩會協商暫停。不僅如此,當局還在教育、社會領域大搞“去中國化”,推行“文化台獨”。這難道就是蔡英文常常挂在嘴邊的“善意”?陸委會上月揚言要把限縮兩岸民間交流作為今年的工作重點,這難道就是蔡英文所期待的“兩岸新局”?由此可見,民進黨政府非但毫無改善兩岸關係的誠意和善意,甚至還企圖製造兩岸對立,藉此鞏固深綠基本盤,在年底地方選舉中凝聚支持力。

 

蔡英文明知道不承認“九二共識”就無法改善兩岸關係,但在臺商春節聯誼餐會上依然賣力“演出”,大打“溫情牌”,不過是想吸引臺商回臺投資。但問題是,蔡英文憑什麼説服臺商?她説,這兩年台灣經濟增長率超過預期,但她沒説出口的是“台灣經濟增長仍低於全球增長速度”。

 

此外,台灣投資環境並沒有明顯改善,“五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和“六失”(政府失能、社會失序、“立院”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台灣失去總體目標)仍然困擾島內企業。尤其蔡政府強推“非核家園”造成島內“缺電”問題更為嚴重,早前不得不自打嘴巴,重啟核電廠的機組。

 

但最關鍵的還是,兩岸關係低迷,大大降低了臺商回臺投資的意願。島內市場狹小,協助業界擴大市場乃是蔡政府當務之急,但兩岸關係搞不好,兩岸服貿未能生效,貨貿又束之高閣,台灣當然也無法與其他經濟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了。

 

蔡英文説“歡迎臺商回家加入拼經濟的行列”。這番言論頗為可笑。人們只見蔡政府上臺後“拼政治”,追討國民黨黨産,大搞“轉型正義”,經濟政績卻是乏善可陳。蔡政府自己都沒在“拼經濟”,卻叫臺商“拼經濟”,是把臺商當傻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