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兵心繫故土 江蘇高郵市臺辦助力老人成功尋根

台灣老兵心繫故土 江蘇高郵市臺辦助力老人成功尋根

高郵市臺辦工作人員和金貴發大陸親屬核實相關信息。(圖片來源:高郵市臺辦)

台灣老兵心繫故土 江蘇高郵市臺辦助力老人成功尋根

高郵市臺辦工作人員與金貴發大陸親屬進行交談。(圖片來源:高郵市臺辦)

  1月9日,今日頭條公益尋人替85歲的赴臺老兵金貴發發佈一則《線索徵集:台灣85歲老兵江蘇尋親,盼有生之年還能見到故鄉親人》消息。1月11日,揚州晚報也報道了85歲台灣老人的親屬委託揚州晚報尋找高郵的親人。高郵市臺辦在得知相關情況後,先後與龍虬鎮、卸甲鎮、車邏鎮以及高郵市姓氏文化研究會進行聯繫,幫助尋找,並與金志強先生加入微信,提供尋找線索情況。

  離家70年 老人依舊心繫故土

  據台灣網友金志強介紹,今年85歲的父親金貴發,離家至今已屆70年,心中仍唸唸不忘家鄉的一切。金貴發老人説自己出生於揚州高郵大紅橋龍繡莊,但他們自己在揚州地圖上查找時,始終無法找到高郵大紅橋龍繡莊這個地方。即使金貴發老人早已記不清回家的路,但他希望有生之年還能回到老家——江蘇,見見失聯已久的親人或後代。

  “據父親回憶,他的父親名叫金保玉,母親謝氏,他的叔叔名為金保朝(音)。在家中,我父親排行老二,有個哥哥叫金貴才,有個弟弟叫金貴銀,還有個妹妹是後母所生。”金志強先生在微信上向高郵市臺辦介紹相關情況,得知,金貴發老人的生母在他七歲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10歲的時候在楊廟裏住了三年,15歲時金貴發老人的父親帶著他逃亡鎮江,在這期間走失。後來金貴發老人去台灣,一直生活至今。金志強先生在微信中説:“你們都動員這麼多人,也忙這麼多天了,真的是感激不盡,找到親人最好,如果找不到,我們肯定也會回去看一看,也很高興認識你們這麼熱心的朋友。”

  “網絡一線牽” 侄子網上無意看到尋人啟事

  也許上天不負有心人,尋根人的侄子沈寶樹在尋根人的祖居地做工程時,看到了網上的消息,感覺到就和自己的家族的情況一樣,隨即與“今日頭條”編輯部聯繫,由於語言方面交流差異,就沒有下文,沈寶樹回家時把這個信息告訴兒子沈國林,沈國林立馬打了個揚州晚報的熱線電話96496。同時,“今日頭條”網絡平臺的周思妤在得知這個好消息後,立即打電話通知高郵市姓氏研究會王慶山,王慶山與高郵市臺辦工作人員進行聯繫,一同前往沈寶樹的居住地協助核查。沈國林説,由於二爺爺失蹤太久,家裏的晚輩們對這件事情了解得並不多。後將尋人啟事信息告知父親後,基本確定尋找親人的台灣老人就是爺爺在世時一直念叨的二弟。

  同時,高郵市臺辦還牽線金志強與沈國林進行直接聯繫,雙方進一步核對了其他的一些細節,信息大致相符。

  多方助力 台灣老人成功尋親

  高郵市姓氏文化研究會在今日頭條裏,設置了有關姓氏內容,就推送到首頁面,在得到當天今日頭條臺胞高郵尋根信息後,立即編輯了公眾號,分享到朋友圈裏轉發。

  龍虬鎮龍虬村支部書記在得到高郵市姓氏研究會的信息後,隨即走訪了周邊的十幾個金氏的小村莊,挨家挨戶進行仔細核對。

  中醫院一志願者夫婦二人,通過排查所有高郵金氏人員的姓名來核查,多次打電話與姓氏研究會副秘書長王慶山交流。

  同時,高郵影響力比較大的幾大媒體也轉發此信息。在百度頭條中,此條信息也放在重要位置、揚州晚報也編輯並轉發了這個信息。

  通過近20天時間多方的努力和現場查訪,並由親屬初步確定,終於在高郵市菱塘回族鄉找到了台灣老兵金貴發要找的親人。1月29日下午,高郵市臺辦、姓氏文化研究會人員,與金貴發的侄子沈寶樹取得聯繫,核實親屬情況。沈寶樹提供的信息就像“暗號”,完全與他家人的情況吻合。但對於金貴發可能就是自己失散20年的二叔,他仍不敢相信:“七十年了,他還活著?”當把找到親人的信息告知金貴發老人時,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台灣老人打算春季回鄉 分別70年親人將相聚

  當把找到親人的信息告知金貴發老人時,流下了激動的眼淚。金志強先生表示,由於現在天氣寒冷,老人年齡較大,目前正在抓緊安排回去的時間和補辦證件,年後三四月份、春暖花開時,會帶父親回高郵看看,並與親人相聚。

  在交談中,沈國林告訴高郵市臺辦的工作人員,自己從長輩那裏聽説,每次去找金貴發老人,他們都是到楊廟周邊打聽,但是找遍楊廟,都毫無音信。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金貴發老人去了台灣。沈國林表示,家族的親人都很高興能夠找到金貴發老人,也很期待明年春節後的親人重逢。(中國台灣網高郵市臺辦通訊員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