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界名流黃肇松:兩岸新聞交流,只能前進
編輯: 霍建陽 | 時間: 2018-03-01 09:10:54 | 來源: 中新社 |
兩岸新聞交流這30年也很辛苦,但每一個階段都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台灣新聞界名宿、《中華日報》董事長黃肇松近日在他位於台北市八德路的辦公室向中新社記者細述兩岸新聞交流的點滴。
近日,台灣新聞界名宿、《中華日報》董事長黃肇松在他位於台北八德路的辦公室向中新社記者細述兩岸新聞交流的點滴。他認為,兩岸新聞交流這30年也很辛苦,但每一個階段都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兩岸新聞交流不能後退,要以30年成果為基,續推向前。 中新社記者 肖開霖 攝
1987年,兩岸打破近40年隔絕,開放交流。大陸方面率先發聲,歡迎台灣媒體來大陸採訪。隨後,台灣《自立晚報》的徐璐、李永得成為首次到大陸採訪的台灣記者。
三年後,時任《中國時報》總編輯的黃肇松率隊第一次赴大陸採訪,並在多方協調下,採訪到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文章一經刊出便引起轟動。
他回憶説,當時國際上有不少人想替兩岸傳話,“但我覺得,既然兩岸已開放交流,就無需外人帶話,兩岸新聞媒體可以擔當這樣的角色”。
“我也沒想到自己第一次到大陸採訪就能有如此成果”,黃肇松從此與兩岸新聞交流結緣,成為重要的參與者、見證者。
1991年,新華社記者范麗青、中新社記者郭偉峰因採訪“閩獅漁事件”,成為首次赴臺採訪的大陸記者。《中國時報》居間協助,黃肇松前往機場接機。
“從機門到海關,500米的通關道路,范麗青、郭偉峰走了一個多小時,一兩百位記者在機場進行了一場‘記者採訪記者’的報道。”黃肇松説,當時他們兩人的採訪受到了全臺關注。
回顧兩岸新聞交流最初的光景,現年70歲的黃肇松認為,新聞交流一直走在兩岸交流的前列,“這30年,海峽兩岸變化很多,受政治影響也很大,尤其台灣,政黨輪替,起起伏伏,所幸有新聞交流,讓兩岸其他方面的交流得以維繫”。
隨著雙向交流序幕的拉開以及媒體駐點採訪的開放,兩岸新聞交流持續發展。在黃肇松看來,兩岸媒體越來越在公共事務上發揮重要作用。
他舉例説,當年大陸發生“毒奶粉事件”,台灣反應很強烈,大陸駐臺媒體據實報道,促成大陸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立刻處理,迅速把可能對兩岸人民健康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2010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之時,“早收清單”部分備受關注。黃肇松認為,正是兩岸雙方的破冰之舉加上兩岸媒體的據實報道,讓ECFA以一種透明的方式進行。
黃肇松表示,縱觀兩岸新聞交流可以發現,它為兩岸交流累積了很多正能量,一定要體認到它的重要性,新聞交流是維繫兩岸交流的重要“觸媒”。
從採訪核準,到專題採訪,再到駐點採訪,黃肇松認為,當前兩岸關係雖有困難,但新聞交流不能後退,要以30年成果為基,續推向前。為此,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將駐點採訪升級為常駐採訪,這樣新聞累積、了解、互動才會更深入;二是提高採訪的層級、格局,高層次的訪問能進一步展現對兩岸新聞及社會交流的尊重;三是採訪不要局限在北京、上海、台北等大城市,還有很多為兩岸人民所感興趣、對兩岸人民都有益的題材,值得挖掘、採訪。
“我們報社記者去貴州採訪大數據建設,一下就改變了我對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的印象。”擁有40多年專業經驗的黃肇松,隨時都能舉證對兩岸新聞交流的思考。
他轉述一位大陸企業家的台灣初體驗:“台灣與中國其他地方很相似,且中華文化底蘊更濃厚。如果是這樣,我們對台灣還有什麼不放心,台灣對大陸又有什麼恐懼的呢?”黃肇松認為,真正認知、傳遞中華文化在兩岸的影響,是長期的。
如今常在大學給兩岸學生授課的黃肇松,對未來兩岸媒體發展有著自己的思考,“兩岸有最大公倍數的文化資訊,希望能有一個好機制,打造一個華文文化網絡平臺。”(中新社記者 肖開霖 黃少華)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