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媽祖宮廟重走“海絲路”回“娘家”
編輯: 白宇坤 | 時間: 2018-03-02 10:03:13 | 來源: 中新社 |
由新加坡萬天府宮主蔡亞樺率領的媽祖信眾一行42人,3月1日再次回到“娘家”——“媽祖故里”福建莆田市湄洲島媽祖祖廟,拜媽祖進香祈福。
這是新加坡萬天府連續第三年回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湄洲祖廟董事會方面告訴中新社記者,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東南亞媽祖宮廟紛紛重走“海絲路”,來祖廟謁祖進香,僅2017年湄洲島就迎來100多個東南亞媽祖宮廟進香團。
當天,在廈門市兩岸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蔡馬勇的陪同下,遠道而來的新加坡萬天府進香團在祖廟正殿向媽祖行莊嚴的三獻禮儀式,並與湄洲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榜進行交流。
新加坡萬天府與湄洲祖廟關係密切,聯誼頻繁。該宮廟不僅連續三年組團恭請媽祖回祖廟交流,而且在去年舉行的“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暨中馬、中新媽祖文化活動周和“湄洲媽祖巡遊台灣”兩大民間媽祖文化大型交流活動中,組織媽祖信眾參與,還專門為湄洲媽祖打造紀念品挂脰。
近年來,媽祖文化不斷傳播和弘揚,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媽祖信眾不時組團回湄洲祖廟謁祖進香,進行文化交流。據林金榜透露,湄洲祖廟近日又收到來自馬來西亞吉隆坡雪隆海南會館、馬六甲興安會館、馬來西亞柔佛州林氏宗親會和菲律賓慈航禪寺等多個東南亞進香團的拜訪函。
媽祖,相傳名叫林默,又稱默娘,誕生於宋朝初年,因其救世濟人、澤被一方,在中國東南沿海乃至東南亞等地區被尊奉為“海上保護神”“護航女神”等。媽祖文化也成為中國海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千百年來隨著華僑華人的腳步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如今,“媽祖信俗”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全球媽祖宮廟有上萬座,其中馬來西亞有150多處,新加坡有50多處。(中新社2建湄洲島3月1日電 林群華)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