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輿論:大陸31項惠臺措施將對台灣人才造成磁吸作用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03-02 18:42:19 | 來源: 中新社 |
國務院臺辦等多個部門近日發佈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引發台灣各界關注。有輿論指出,31項惠臺措施前所未見,開放幅度超過往年,將會對台灣人才造成相當大的磁吸作用。
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3月2日受訪表示,大陸此次發佈的惠臺措施前所未見,牽涉部門之多,幅度之廣,是“很大的吸心大法”,效果會很大。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所所長劉孟俊在《中國時報》上發表《大陸開動引擎 強吸台灣人才》一文指出,31項惠臺措施不僅幅度超過往年,更具單向作為的特質,有引入台灣青年與優質人才向大陸移動的內涵,將對兩岸交流産生進一步的影響。
31項惠臺措施引發廣泛討論。台灣資誠影視音産業負責人支秉鈞表示,本次開放後對台灣創意人才在大陸影視發展上更具空間,將産生更大的效益。多位大學校長接受《聯合報》採訪時指出,大陸惠臺措施的磁吸效應,對台灣高教造成的衝擊無法估算。
《旺報》援引北京台資企業協會榮譽會長林清發的話指出,大陸此次將就業大門敞開,讓台灣青年在大陸找工作變得輕而易舉,大方地給予政策,也展現自信。
《聯合報》3月1日發表社論指出,這31條惠臺措施除了給予臺商投資及土地優惠之外,還涵括金融、教育、影視及醫療等專業領域,過去這些專業人才對前往大陸發展躊躇不前,最主要原因便是無法享有與大陸人才對等的立足點,而如今大陸打破藩籬界線,將會對台灣人才造成相當大的磁吸作用。
《經濟日報》在題為《陸送惠臺大禮台灣怎麼接》的社論中指出,在中共十九大後僅四個月左右時間,包括國臺辦在內的多個部門就整合出31條最新惠臺措施,行政效率令人印象深刻。儘管有些內容早已在執行中,但當中確實仍有不少“含金量”甚高的新開放作為。文章同時提到台灣自身經濟與薪資長期停滯不前問題。(中新社台北3月2日電 )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