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會議開幕 民生問題受關注
|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03-04 16:17:43 | 來源: 海峽飛虹 |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谷君義):3月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應對老齡化社會、留守兒童的教育和心理健康以及改善少數民族地區的醫療狀況等民生問題受到委員的關注。
中國的老齡化形勢已經相當嚴峻,對老年人的贍養和照料是家庭和社會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建設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由之路。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表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應該做到兩個一體化,一是醫養結合,醫院和養老院一體化;二是機構養老、社區養老與居家養老相融合,實現機構、社區與家庭三種養老服務一體化。
“一定要有大型的醫養融合的養老機構,要有分支機構進到社區去,開展社區的養老服務,醫養的服務要延伸到家庭,幫助實現居家養老,這三者形成統一整體,我們的養老服務效率(才)是最高的。”
農村留守兒童現象是我國經濟轉軌、社會轉型過程中不可避免並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一項長期而複雜的任務。對此,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渭南市副市長高潔認為,可多發揮地方政府、教育部門以及社會的力量。
“那就是有意識建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讓留守兒童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關愛,比如通過這些中心建立家長熱線,定時及時地跟家長溝通,比如説有意識組織留守兒童多參加一些活動,讓這些孩子在具體活動之中增強自信心、合作能力、受挫能力、與人更親近的能力。另外還有一些退休教師,我覺得也可以發揮他們的力量,建立這樣一個平臺,讓他們作為留守兒童的監護人、‘臨時家長’,為他們提供服務,我覺得這些方法措施都可以幫助留守兒童健康地成長”
少數民族地區醫療衛生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敖虎山建議,要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醫生診療水準和百姓的健康意識水準。
“少數民族地區醫護人員的水準亟待提高,我建議民族政策方面要傾斜于提高少數民族醫生的醫療診療水準,多做(工作)提高少數民族地區老百姓的健康意識水準,有些人血壓已經很高了已經二百多了,還在大吃大喝,你説能行嗎?這就是意識很薄弱。所以説在少數民族地區做健康醫療扶貧,這是最重中之重的事情”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 國臺辦: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 “台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2025-11-09
- 探尋神秘巴文化:台灣自媒體人走進達州羅家壩遺址博物館2025-11-09
- 寶島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系列報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