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于5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開幕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2970名全國人大代表做政府工作的報告,當中李克強兩次談到兩岸議題,引發台灣各界包括政界、學界、媒體的多方關注。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圖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圖片來源:中新網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于5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開幕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2970名全國人大代表做政府工作的報告,當中李克強兩次談到兩岸議題,引發台灣各界包括政界、學界、媒體的多方關注。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北京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説,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任何“台獨”分裂圖謀和行徑。李克強指出,要繼續貫徹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任何“台獨”分裂圖謀和行徑。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旺報》新聞報道標題截圖

 

 台灣《旺報》》發文表示,根據報告內容,在對今年工作建議的涉兩岸部分,重申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也指出要逐步為臺胞提供同等待遇。報告內容相較去年多提出“兩岸同根,骨肉相親”等軟性語言。大陸學者指出,國臺辦在今年兩會前夕發佈惠臺政策31條別具意義,大陸已經啟動“促進臺胞心靈契合的重大工程”。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中國時報》刊文指出,從中共十九大到今年兩會,大陸對兩岸關係的論述中,“反獨”“促統”“同等待遇”是三個關鍵詞。其中,“反獨”的強硬警告劍指民進黨當局和“台獨”勢力;“促統”是要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臺方針,實現國家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等待遇”是直接訴諸台灣民眾,塑造兩岸命運共同體不可逆的融合進程。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台灣“聯合新聞網”則關注到,相較于2017年中國(大陸)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要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台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提法是“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台灣“中央社”3月5日報道,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嶽表示,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是延續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與2018年對臺工作會議確定的基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下的九二共識政治基礎。此外,硬的一手反獨,軟的則在兩岸社會經濟文化交流著手,爭取台灣民眾認同。 張五嶽指出,相較去年的“提供更多便利”,今年大陸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逐步提供“同等待遇”,未來大陸中央與地方政府對臺生、臺商等在陸臺人提供的同等待遇措施只會愈來愈多,是未來台灣要關注的重點。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台灣《工商時報》則更關注財經政策、兩岸經貿、臺商發展,《工商時報》發表社論認為,“總的看來,今年大陸兩會的財經政策重點,是官方儘量對企業讓利,使其投資經營更加活絡,來為整體經濟增長作出更大貢獻。這也相當有利於大陸臺商之發展;臺商理應運用‘居民待遇’優勢,爭取適用所有減稅降費政策舉措”。 

 

另一方面,“大陸亟力幫扶企業,也能擴增兩岸企業合作空間,及提高兩岸經貿活動的熱度。盼蔡政府體認,兩岸雙方經濟連動關係密切,大陸經濟好,台灣經濟也會加分,因而其有必要多做一些有益於兩岸經貿發展的事情”。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綠媒”自由電子報則報道稱,大陸國臺辦上周公佈31項惠臺措施後,傳出大陸有意制定《台灣同胞權益法》,內容將涉及台灣民眾在大陸就業、就學、定居等各方面的待遇或保障,同時傳出大陸有意讓臺胞證號增加至十八位,與大陸身份證號統一。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陳建仲:涉臺論述改走“簡約風”

 

                                      ——台灣大陸高校學生協會理事長   

 

     陳建仲認為,本屆兩會報告的涉臺部分,不約而同都改走簡約風,少了去年因應民進黨重返執政對台獨嚴詞警告劃紅線的火藥味;在堅持一中原則、堅決反對台獨的大前提下,對臺工作逐步深化朝向同享國民待遇前進,並且以兩岸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溫情訴求,貫穿近幾屆報告重點呈現的實現中國夢,雖然對臺工作沒有呈現如外傳的迫切感,以及合併臺港澳的壓迫感,但推動兩岸融合與和平統一已然成為對岸對臺工作的進程中。

 

    他表示,工作報告重點在回顧過去五年全面改革的成就和今年的政務重心,涉臺論述和去年相比,從一個堅持(一中原則)、三個維護(九二共識、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簡化成“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一中原則、九二共識仍然是不變的堅持,但兩岸關係從守勢的三個維護,轉向具主動進取性的“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在反獨論述上,本屆從去年措詞強硬的“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活動,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義把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簡約成:“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任何台獨分裂圖謀和行徑”,反獨強度不變,但將反獨、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推動國家統一進程的論述分開,隱含著北京涉臺工作反獨硬的一手和促統軟的一手,未來更將軟硬分明。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柳金財: 大陸對臺 立場硬政策柔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大陸對臺政策仍堅持‘反獨促統’目標,但更多展現柔軟、彈性及懷柔傾向。總體而論,涉臺部分展現高度善意,並未刻意強調反獨“六個任何”;強調“九二共識”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關聯,未刻意提出“和平統一進程”;提出“中華民族”認同而非“中國人”。對此,他表示蔡英文當局應善意回應,並積極創造和解的氛圍及基礎。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王昆義:大陸吸納台灣 擋不住的潮流

 

——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會長、教授

 

    針對近期發佈的《惠臺31條》,王昆義表示其中的12項攸關惠及台資企業,以及19項惠及人民的措施,可以説不僅讓台資企業可以參與大陸的高端發展産業,也可以參與大陸對外發展的一帶一路前沿地帶,台資企業將會有更大擴展的領域,更多優質的台資企業必然無法再固守台灣,而不對到大陸發展動心。

 

同樣的,在人民方面,由於台灣人民在大陸就業可以享有"國民待遇",包括社會福利、醫療給付、失業保險也都有保障,必然增加台灣人民赴大陸就業的意願。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龐建國:報告展現大陸和平統一的決心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龐建國指出,政府工作報告言簡意賅、重點清晰,與十九大報告精神一脈相承。報告正告絕不容許任何“台獨”分裂圖謀和行徑,展現了大陸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進和平統一進程的決心。“大陸堅持‘九二共識’的底線不會動搖,對任何‘台獨’行徑,不管是‘急獨’還是‘柔性台獨’,大陸都會有反制措施。民進黨當局若執意抗拒,台灣將繼續沉淪。”龐建國指出,報告中關於為台灣同胞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的內容,結合日前大陸公佈的31條惠臺措施,可以看出,大陸以“操之在我、開放市場、同等待遇、優先分享”的措施,來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兩岸走上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道路。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台灣“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 圖片來源:臺媒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陸委會反指大陸“需為兩岸關係倒退承擔責任”

 

    本著兩岸同根,骨肉相親,大陸希望兩岸同胞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相對而言,今年兩會釋出的對臺訊息相當溫和。 然而台灣陸委會卻反指大陸需為兩岸關係倒退承擔責任,“不是片面卸責給台灣、或刻意回避,就可以推諉塞責”;又指大陸推動交流“背後隱藏了政治前提、目的與手段,以及完全以自身經濟發展利益考量”。

 

    陸委會副主委林正義表示,“台灣因應中國大陸不是孤立的,還有很多國際奧援……因應中國大陸的挑戰,會有詳細的跨部會解決。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賴清德 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賴清德:中國(大陸)最終目標是併吞台灣

 

   臺“行政院長”賴清德對惠臺政策給出了充滿“酸氣”的解讀,他表示“政策不管是惠臺政策或是九二共識等,最後目標都是併吞台灣,希望台灣民眾了解這點”。

 

   對此,賴清德補充,台灣因應惠臺31政策有兩層面,一是務實層面,另外是策略層面,“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已成立項目小組檢討。中國(大陸)最後目標是併吞台灣,不管是92共識或是其他方式惠臺,本質上是利中政策,“最後目的是併吞台灣,台灣民眾要清楚這點”。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台灣這樣看!政府工作報告台灣解讀面面觀 民進黨“立委”邱志偉:增加台灣軍備預算    

 

   民進黨“立委”對大陸的一切善意總是帶著“小情緒”,這位邱志偉則質疑,“中國(大陸)對臺政策軟硬兼施,在主權強硬,政策軟性,像是近來的惠臺31政策,但台灣反制力道卻太軟弱,只能被動保守地譴責,希望可以適度主動,像是增加台灣軍備防務預算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