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條:從“局部惠臺”到“全方位惠臺新意”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03-10 16:21:22 | 來源: 華夏經緯網 |
2016年以來的兩年時間裏,隨著民進黨重返台灣執政舞臺,兩岸關係呈現出對立與對抗的態勢。面對這個態勢,大陸堅持兩岸關係發展的基本原則,對於民進黨當局持續保持了壓力。同時,對於台灣民眾,特別是在大陸工作、生活及求學的台灣同胞則不斷釋放善意,持續改善台灣同胞的工作與生活環境,讓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社會發展帶來的各種機遇。
在這個背景下,近日國臺辦、國家發改委等29個部門聯合發佈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為台灣臺胞送出“大禮包”。
十九大之後大陸再次對台灣同胞送出的“禮包”,不是簡單的表達善意,而是體現了現階段,乃至今後較長的歷史時期大陸實現兩岸統一的指導思想,以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具體方式。大陸推出的《若干措施》無論是在兩岸統一前還是統一後,都具有重要意義。
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大陸發展進步
首先,大陸發佈實施《若干措施》顯示出,主動承擔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歷史責任是今後大陸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
從大陸對臺政策的歷史來看,1979年大陸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佈停止對金門、馬祖等島嶼的炮擊。大陸對臺政策由武力解放台灣調整為以和平的方式實現兩岸的統一。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爭取實現和平統一的歷史進程中,大陸曾經多次表達對於國民黨、台灣當局以及台灣民眾寄予希望。然而,隨著2014年太陽花運動的爆發,以及2016年民進黨在台灣實現全面執政,台灣當局、台灣主要政黨以及民眾在國家認同方面出現了複雜的變化,願意和大陸共同推動兩岸走向統一的動力基本喪失。島內政治生態以及社情民意出現的根本性變化提出一個重大課題,未來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實現兩岸統一應該寄希望於誰。
隨著兩岸形勢的發展,大陸日漸認識到自身社會發展對於兩岸和平統一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從根本上説,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我們要保持自身發展勢頭,同時採取正確政策措施做好台灣工作”。正是基於這個認知,大陸始終保持戰略定力,不受台灣島內各種因素的干擾,堅持推動自身現代化建設,保持大陸社會健康發展的總體態勢。大陸的健康發展使得大陸更加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來自台灣島內各種因素的挑戰,更為主動地承擔起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實現兩岸統一的歷史責任。
大陸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採取“單向融合”方式
其次,大陸發佈實施《若干措施》更加明確地表明,立足自身發展取得的優勢,吸納台灣企業與台灣同胞參與大陸的社會發展是今後大陸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實現兩岸統一的具體方式。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我們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
在十九大報告中沒有提到“融合”兩個字。因為“融合”強調的是“雙向的、共同的”努力。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民進黨執政之後,台灣當局主觀上沒有意願與大陸融合,客觀上對兩岸的交流設置了很多障礙,使得大陸的資金、企業、人員入島非常困難。十九大報告不提“融合”兩個字體現出現階段大陸對臺政策的具體方式是“立足自身發展、吸納台灣參與”來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就是大陸在自身社會發展的基礎上採取“單向融合”,或者“吸納”的方式,讓台灣民眾融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來。
從大陸公佈的《若干措施》具體內容來看,此次共出臺31條具體措施。其中,12條涉及加快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另有19條措施涉及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這些措施的實施對象都是在大陸的台資企業以及在大陸生活發展的台灣同胞。同時,《若干措施》也對台灣島內的相關行業及民眾敞開了大門。這些措施的出臺充分反映出在當前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的態勢下,大陸仍然在主動作為,以更加可行的方式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動兩岸和平統一。
從“局部惠臺”到“全方位惠臺新意”
再次,大陸發佈實施《若干措施》是在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的一次階段性總結,後續仍然需要在落實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加全面地帶動台灣同胞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來。
回顧兩岸關係發展歷史可以看到,在早期台灣企業來大陸投資發展,以及台灣同胞來大陸工作、生活與就業的過程中,一些瓶頸問題制約了臺商臺企及台灣同胞在大陸的進一步發展。同時,隨著兩岸經貿關係的升溫,來自台灣的不同意見認為,“兩岸簽署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以及大陸的一些惠臺措施,實際上只讓部分大財團受益,並未惠及所有台灣民眾”。針對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以及來自各方的意見,大陸也在不斷地完善各項政策,這次推出的《若干措施》是對過去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的總結與完善。正如台灣學者林泉忠認為,“31條措施一改過去‘局部惠臺’的印象,突顯‘全方位惠臺新意’”。
兩岸的和平統一要經歷一個不斷發展,不斷遞進的過程。《若干措施》的公佈實施對於台灣民眾參與大陸經濟文化建設將産生深遠影響,陷入僵局的兩岸關係也由此注入了新的活力。《若干措施》公佈後,不僅對於台灣同胞,特別是在大陸生活、工作與求學的台灣同胞帶來新的機遇,也為未來大陸全面健康的發展帶來新的挑戰。未來值得期待的問題是如何全面細緻地落實《若干措施》,讓《若干措施》産生積極的社會效益,吸引更多的臺商臺企以及台灣同胞融入到大陸的社會發展當中,與大陸同胞一起分享大陸社會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
相關新聞
- 2018-03-10談惠臺政策 島內業者感嘆大陸吸引人才、台灣卻往外推
- 2018-03-10大陸學者:兩岸關係遇挑戰 大陸有定力
- 2018-03-10所謂的《台灣旅行法》其實就是一盤“空心菜”
- 2018-03-10網友:兩會聲音讓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