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面考量 美國再打“台灣牌”
編輯: 白宇坤 | 時間: 2018-03-19 16:45:06 | 來源: 華廣網 |
美白宮新聞發言人辦公室3月16日下午發佈聲明,宣稱特朗普當天簽署了5個法案,其中包括“與台灣交往法案”(Taiwan Travel Act,H.R.535)。至此,該法案正式生效。美國方面為該法案,不顧中美關係大局,違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破壞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其中意圖十分明確。
打“台灣牌”成分明顯上升。
美炮製“與台灣交往法案”,有其戰略考慮,説明美國打“台灣牌”的成分明顯上升。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雖然不再提奧巴馬時期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但其本質並沒有明顯改變,繼續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認為中國對西方模式産生巨大衝擊,在政府的多份戰略文件中均將中國列為“頭號敵手”,竭力設法打擊、壓制。特朗普在今年1月發表國情咨文演説時,再次稱中國為“對手”;防長馬蒂斯2月6日在眾議院作證時也表示,中國和俄羅斯都是美國的長期首要戰略競爭對手。如此形勢下,台灣在美國的戰略天平上的份量有所加重,美打“台灣牌”,借加強、提升與台灣的“官方往來”,拉攏台灣,將之綁在美國的戰車上,利用台灣問題牽制、干擾大陸的戰略發展,消耗大陸的戰略資源,使大陸無法全身心地投入現代化建設,遏制大陸和平崛起,阻撓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確保美超級大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不受威脅。炮製“與台灣交往法案”只是美打“台灣牌”的系列動作之一,美國會通過“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同意美國軍艦定期停靠台灣高雄港或其他適當港口,並允許美太平洋總部接受臺方提出的軍艦進港要求,美眾議院通過協助台灣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取得觀察員身份的法案,美政府決定向臺提供14.2億美元軍售等等,都是在打“台灣牌”。
繼續施壓大陸在經貿上讓步。
特朗普上臺後,將施政重點放在振興國內經濟上,為了施壓中國在經貿上對美讓步,其商人的特性表露無遺,甚至拿政治問題當籌碼進行要挾,逼中國就範。還未上任,就與臺一起策劃了“蔡特通話”,這是自1979年美臺“斷交”後,美在任總統包括總統當選人破天荒地首次與台灣地區在任領導人間的通話,並稱蔡為“台灣總統”,嚴重違背了中美建交原則。特朗普甚至語出驚人地公開質疑美國的一中政策,表示“不明白美國為什麼要被一中政策束縛”。特朗普如此做法,就是通過施壓,要中國在經貿上讓步,以平衡美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特朗普甚至還將朝核問題與中美貿易掛鉤。2017年初,特朗普通過官方推特指責中國一味通過完全單方面的貿易從美國攫取了大量的資金和財富,但卻沒有在朝鮮問題上幫助美國,試圖以貿易問題施壓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當然潛臺詞就是中國既然不能在朝鮮問題上幫助美國,無法讓朝鮮棄核,那就不能“通過完全單方面的貿易從美國攫取大量的資金和財富”,逼中國在經貿方面讓步。特朗普這次簽署“與台灣交往法案”,無疑有借此繼續施壓中國在經貿上讓步的意味。就在特朗普簽署法案的前兩天,其在推特發文稱,已要求中國制訂計劃將對美貿易失衡減少10億美元。隨後,白宮發言人對此進一步説明,稱特朗普政府正向中國施壓,要求將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減少1000億美元。據報道,美國精英層談論中國時使用的語言越來越強硬,美方正在制定大規模的對華貿易施壓政策,而特朗普在此時簽署“與台灣交往法案”,應非偶然,其既有美對華戰略層面考慮,也有施壓中國在貿易上對美重大讓步的經濟層面考慮。
安撫、拉攏黨內傳統力量。
特朗普是政治素人,更是爭議性人物,在共和黨內亦然。雖然其一路過關斬將,贏得黨內初選,接著又戰勝主要對手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裏,登上總統寶座,但一路走來十分艱辛,其在基層黨員中雖有較高支持度,卻從來沒有能夠真正獲得過黨內的全力支持,特別是在共和黨的領導層頗受排斥,被視為非主流異類,鮮少有人真正接受、支持之。早在初選期間,特朗普的領先態勢就令共和黨高層建制派不安,他們普遍擔憂,若特朗普代表共和黨角逐總統大位,不僅可能會輸掉選舉,還會嚴重損害共和黨的政治形象,而最終確定特朗普為候選人,只因特朗普一枝獨秀,黨內無人能夠匹敵,是沒有辦法的事。可以説,特朗普在黨內的地位並不穩固,甚至是搖搖晃晃,在其正式成為共和黨候選人前,黨內多位重量級人物明確表示不會支持特朗普,有的還暗中發起“阻止特朗普”運動,不遺餘力阻撓其參選,甚至乾脆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對手——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裏。即便當選後,特朗普也是地位不穩,未能夠改變黨內不支持自己的狀況,遇到的麻煩一個接著一個,一些政策主張得不到黨內的力挺支持,深陷“通俄門”困境,班子成員走馬燈式地被請辭、遭撤換,日子相當不好過。在這種情況下,國會眾、參兩院先後通過“與台灣交往法案”,原本特朗普可以不簽署,讓其自行生效,從而弱化該法案對中美關係的影響,外界也普遍這般認為,可特朗普卻在最後時刻簽署了該法案,這既有美國對華戰略和政策變化的因素,也有特朗普向黨內建制派、特別是主張對華採取強硬政策的鷹派勢力妥協、示好的成分,特朗普以此博取他們的滿意,尋求他們的支持,穩固自己的地位,為未來爭取連任創造條件。
此外,還有為中期選舉考量的因素。美國每逢選舉,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中國因素,喜歡拿大陸和台灣説事,對大陸通常表現出強硬姿態,對台灣卻擺出一副力挺架式,拋出“台灣旅行派”,碰觸大陸一個中國原則底線,欲大力提升與台灣的“官方關係”,顯然有希望借此拉抬共和黨中期選舉選情的考慮。(本文作者為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兼職教授 楊澤軍)
相關新聞
- 2018-03-17“金特會”:朝美能否做成“大交易”
- 2018-03-17白宮“解聘潮”震動華盛頓 美媒形容政府高官猶如“走馬燈”
- 2018-03-17韓美領導人通電話討論半島局勢
- 2018-03-19紀念南懷瑾誕辰一百週年活動在滬舉行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