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元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8-03-26 10:43:54 | 來源: 證券日報 |
近期,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引發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有分析人士預測,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實施後,區域內交通運輸、金融、創新類上市公司有望迎來發展良機。
根據2017年統計數據,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已突破10萬億元,遠超舊金山灣區,逼近紐約灣區。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的總體經濟增速一直保持在7%以上。
恒大研究院宏觀經濟高級研究員羅志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是實現內地與香港、澳門互惠合作的平臺。粵港澳大灣區處於“一帶一路”的節點之上,區位因素重要。
羅志恒認為,對市場而言,粵港澳大灣區的具體細節落定前,短期會利好相關板塊;對上市公司而言,區域內港口、倉儲物流等行業將獲得發展機遇,相關板塊可能受益。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利好資本市場。”如是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張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資本、人力流動的壁壘的消除,有助於三地資本市場的跨境合作,帶動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資本市場的發展。同時,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有望成為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站,還可以緊密結合粵港澳的金融、科技力量,繼續探索金融科技發展的新思路。此外,粵港澳大灣區資本市場的發展將會對國內其他地區資本市場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範例。
張楠認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首先利好交通運輸類、金融類的上市公司,並且在當前産業結構升級的背景下,優質的創新型企業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過程中得到更多支持。
鑫根資本及鑫根智庫創始合夥人曾強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有望成為全球前沿産業“獨角獸”首選群棲生態場。粵港澳大灣區要以環抱式服務營造“獨角獸”企業群居棲息地,其中金融是經濟的心臟和血液,産業的發展與強盛需要完善的金融服務作為支持,而産業的強大又將為金融市場走向繁榮提供堅實基礎。因此,如何為産業與金融營造良性互動的大環境是關鍵。 (包興安)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