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民進黨很多“進步價值”已開始危害台灣

台灣《中國時報》5日社論指出,台灣的“民主進步黨”標榜“進步價值”,從該黨取名為“民主進步”即可知。社論指出,然而,以“民主”為名的國家不見得民主,以“進步”為名的政黨不見得進步,甚且,在懸為政黨追求目標之下,反可能因刻意追求,忽視許多價值的獲得需要適當的配套,但因配套條件闕如反將結果弄得更糟。

 

民主進步黨標榜的“進步價值”,正是上述現象的一個寫照。如若民進黨內不能深自檢討,調整追求進步價值的步伐,那麼這些“進步價值”帶給台灣的,將是災難而不是幸福。

 

社論中説,事實上,何謂“進步價值”,可能言人人殊,通常是指自由、公平、責任、真實、安全、包容、創造、正義等。高懸這些目標很容易,如何達成卻沒有任何公式可供依循,要看實現目標的次序或急迫性、社會客觀條件下完成的難易度,以及資源的多寡。在經濟學上,為追求目標達成所採取的速度快慢,有所謂“調整成本”的概念,也就是説,若要越快達成目標,則付出的成本或代價就會越高,而且可能高到超過可獲得的效益。另一種相關的理論是“次佳理論”,意指改革必須全面,半套或沒有配套的改革反而更糟。例如,當局取締違規停車本是好事,但若無法同時提供足夠的停車位,反而可能讓社會更混亂。

 

民進黨近年來的作為,在在顯示了這種追求“進步價值”過快過速、沒有適當的配套,因而陷入無以為繼或發夾彎的窘境。

 

社論認為,例如,民進黨為了照顧勞工的“立法”強制“一例一休”,遭遇困難後又快速進行發夾彎;追求非核家園廢棄耗資2000億(新台幣,下同)興建的“核四”,卻因缺電而必須增加火力發電,産生更多二氧化碳及PM2.5的污染;在野時以超高的食品安全標準要求臺當局不得進口美豬、核食,但現在為進入區域貿易組織(CPTPP)又變得騎虎難下,口徑模糊;在野時結合環保團體到處嚴厲反對設廠,導致島內投資停滯,日前卻在地方反對下強行通過深澳火力電廠環評;結合太陽花學運反對“兩岸服貿協議”,但在陸客大減下,地方首長卻又頻頻赴對岸招攬陸客;以財政困難為由對軍公教人員進行“年金改革”,卻以大量預算花在效能難測的“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且在美國關切下又單獨對軍人脫鉤;嚴厲要求“黨政軍退出媒體”,卻可以由民進黨當局設立少數民族、客家等電視臺;嚴格限制大陸投資比例,導致“外來投資”卡關、逐年減少,卻又由臺當局帶領企業赴美探詢“投資美國”的機會;堅持管制兩岸農業貿易,卻因兩岸農貿不暢,坐視農産價格“菜土菜金”。

 

同樣地,民進黨過去要求農田水利會“民主”選舉,但在掌握不了水利會後,卻強渡關山改成“官派”;在野時抨擊公營企業並要求民營化,執政後卻立刻用來大量安插同黨人士,民營化論調有如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甚至違背其黨綱要求的“公營事業開放民營”。

 

社論強調,綜合言之,民進黨當局長期以來,只要認為套用“進步價值”對其選舉有利者,就結合週邊組織強烈要求改革。但只要改革對其選舉或掌控不利者,很快又會找理由來違逆改革。結果就是在該黨“進步價值”的追求之下,對台灣經濟的管制或直接介入越來越多、越來越強。

 

民進黨若干進步價值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或社會穩定的障礙,陳義過高的黨綱應該務實調整,以免繼續危害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