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丈夫”林覺民
編輯: 霍建陽 | 時間: 2018-04-09 10:49:17 | 來源: 人民網 |
如果生在政治清明的太平時代,他會是一個溫情丈夫。然而在“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的封建王朝末期,他卻成了為天下人蹈死不顧的“鐵血丈夫”——24歲就被殘害,匆匆與愛妻及腹中孩子訣別,從此長眠異鄉。
他,便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
朱門灰瓦,翠竹掩映下,林覺民的半身塑像佇立在其故居內,目光直視遠方。塑像下方簇簇鮮花,安靜地訴説著人們對他的哀思和懷念。
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原館長李厚威説,林覺民短暫而輝煌的一生,正是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那句名言的生動詮釋:“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林覺民故居 資料圖
林覺民,1887年出生於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區),他的成長,恰逢民主革命思想萌芽,自由平等在年少的他心裏深深紮下了根。在1900年的科舉考試中,林覺民霸氣地在考卷上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7個大字,以表自己不望功名,然後瀟灑地離開考場。
1905年,隨著林覺民日漸長大,父親為他定了一門婚事,對方是滿腹才情的陳意映,兩人頗為情投意合,常常在陽臺“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
1907年,林覺民啟程前往日本留學,兩年的新婚生活第一次迎來了分離。在日本,林覺民很快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了同盟會,認識了黃興等人,受到了深刻影響,已然把革命當做事業,願為之獻身。
1911年的一天,林覺民突然回到家中,聯繫同盟會各聯絡人,隱秘地進行起義計劃推演。他們秘密製造了大量炸藥送往香港,林覺民和一眾革命黨人也從福州馬尾登船,前往香港等待起義。
這是1911年4月9日,此時的陳意映已懷有8個月身孕。
等到負責起義的領導人黃興到達廣州,一切準備就緒時,革命黨中卻出了內奸。很快,起義遭到破壞,不少革命黨人被抓捕,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提前起義。在起義前的動員大會上,林覺民慷慨激昂地做了一番演講:“此舉若敗,死者必多,定能感動同胞。”
是夜,林覺民想起遠在福州的家人,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和父親,輾轉反側之中,寫下了兩封訣別書。在《與妻書》中,林覺民無奈寫道:“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
4月27日,革命黨人拿著簡陋的武器去攻打廣州總督署,而兩廣總督張鳴岐早已撤走,室內空空如也。當他們撤出時正好撞上了巡防營,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林覺民力竭受傷被捕。
之後,林覺民被押往刑場。就義前的林覺民泰然自若,慷慨赴死。孫中山先生得知起義的同志們犧牲之後,不禁仰天痛呼:“吾黨菁華,付之一炬!”
24歲的林覺民和其他71人葬于廣州黃花崗荒丘,他們被稱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如今,距離林覺民離世已有107年,他的家鄉福州從晚清直面列強的通商口岸前線,變為了自貿片區、國家級新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以及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多區疊加的國家政策匯集地,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如果林覺民地下有知,應能放心了。”慕名前來祭奠的黑龍江訪客王清泉説,“回去以後,我要把他的精神和故事講給孩子們聽,讓這份正能量永遠流傳下去。”(記者劉娟)
相關新聞
- 2018-03-28第五批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在韓舉行交接儀式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2025-01-26
- 讀懂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2025-01-26
- 澳門:金蛇賀歲喜迎春 節慶燈飾點亮街巷2025-01-26
- 兩岸同胞共迎新春系列活動在粵閩舉行2025-01-26
- 冰雪元素拉滿 第九屆亞冬會開幕式進行首次全要素綵排2025-01-26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