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年願為台灣或“台獨”而戰?
編輯: 霍建陽 | 時間: 2018-04-10 17:23:48 | 來源: 華夏經緯網 |
最近有一個全由臺當局出資的基金會公佈一份委由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所做的民調,在全台灣(不知是否包含金門、馬祖)39歲以下的成年人之中,有70.3%的受調者説,若中國(大陸)武統台灣,受調者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
據臺“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全台灣(包括金門、馬祖)20歲到39歲的人口數約為7百萬。換言之,根據前述的民調,可能有將近5百萬的青年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
該基金會還提到台灣年輕人的“天然獨”就是“反統一”。其實政治或國族認同沒有天然的,都是後天經過政治社會化而形成的,“天然”那樣的講法不足信。
姑且不管這種“天然獨”的無端政治語言,值得嚴肅討論的是,如果那份民調數據有其信度與效度的話,那些願挺身而出的70%青年受調者,或者與他們信念及行動一致的39歲以下青年,他們的表現怎麼會那麼突出?台灣的納稅人應可在政府信息公開透明的情況下,檢視這樣振奮人心的消息來源。
讓我再重復一遍這裡要談的主題:根據基金會最近所做的民調,全台灣有約5百萬、39歲以下的成年人,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
認識民調迷霧
實情真的會如此嗎?從新聞報導裏,尚未能知該問卷中有沒有提供受調者一些重要的前提,例如為什麼會對臺動武?外力介入臺海局勢的可能性、形式與後果是什麼?遑論會影響到回答結果的問題排序與內容也都還不清楚,而受訪者在電訪中所表達的作戰意願,和在實際戰爭中所呈現出的行為是否一致,也難以證明。對於不熟悉民意調查的社會大眾而言,這些或可泛稱為“民調迷霧”。
從民調技術而言,前提單純就是中國(大陸)想要武統台灣,然後問受調者會“為保衛台灣而戰”、“為台灣而戰”或“為台獨而戰”,就很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就假設問題問的是願不願意“為台灣而戰”好了。一般而言,“為台灣而戰”的比例還是會比“為台獨而戰”高,因為願意為“台獨”犧牲的人應該比願意為台灣這塊土地犧牲的人來得少。
如果問題前面加上“因為宣佈或推動台獨”這個前提,再問受調者願不願意“為台灣而戰”或“為台獨而戰”,根據過往經驗,回答願意的受調者人數將大幅下降,有些民調甚至顯示全台灣只有約17%的受調者真正願意作戰。
同樣重要的是,還有三個重要前提也必須納入討論。第一、認為人民解放軍會對臺動武的可能性,第二、認為美國會以武力介入臺海的可能性,第三、台灣在戰爭之後的結果。
首先,如前述,若提示受調者動武的可能性,再問受調者願不願意在武統台灣或因為台獨而導致武統台灣時,“為台灣而戰”或“為台獨而戰”,回答願意者的比例應該會低一些。
根據政大選研中心研究員陳陸輝和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政治係教授牛銘實在2016年的研究,愈支持“台獨”的受調者就愈不認為會武力犯臺,而且愈認為美國會出兵護臺。這也導致了為數不少的支持“台獨”群眾中,更加放心的在平日或受調時表達“台獨”的聲音。在同一研究中,那些不支持“台獨”(無論如何都不支持的)與未表態的受調者佔36%,多數認為只要台灣宣佈獨立,一定武統台灣,而美國不會幫台灣。
相關新聞
- 2018-04-08臺媒:民進黨莫因內部權鬥而把兩岸關係當兒戲
- 2018-03-29兩個“絕對”嚴正警告“台獨”
- 2018-03-22管中閔:台灣學術界遭史無前例的政治恐攻
新聞推薦
- 兩岸林博會在三明啟幕 逾500名臺胞參展參會2024-11-08
- 臺企深掘進博機遇:“回頭客”續前緣 “頭回客”覓新機2024-11-08
- 第六屆“海峽兩岸校園(網絡)歌手大賽”正式啟動2024-11-08
- “親,來品茶”兩岸青年武夷山打卡系列活動(茶博會季)即將啟動2024-11-08
- 臺青追夢貴州行:探尋中醫文化 感悟康養魅力2024-11-08
- 了卻三代人夙願 臺胞姐妹回湖南道縣尋親祭祖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