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亮出華僑權益保護“成績單”

中國亮出華僑權益保護“成績單”

 

二月二十二日,“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慰僑演出在泰國南部宋卡府合艾市舉行。拉 亨攝(新華社發)

 

中國亮出華僑權益保護“成績單”

 

二月九日,民警在僑鄉浙江青田火車站為歸國返鄉華僑介紹乘車安全注意事項。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攝

 

中國有6000多萬華僑華人分佈在世界近200個國家和地區,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及促進中外友好的重要依靠力量。

 

中國憲法第五十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做好僑務工作、凝聚僑心僑力實現中國夢作出新的部署、提出新的要求。各有關地區和部門深入貫徹落實,我國華僑權益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4月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關於華僑權益保護工作情況的報告》。受國務院委託,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許又聲向會議報告了華僑權益保護工作有關情況。

 

依法護僑 加強法治建設

 

對於開展華僑權益保護工作來説,僑務法治建設是一項基礎性、長效性工作。

 

作為保障歸僑僑眷合法權益的專門法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對保護華僑權益的部分內容作出規範;《出境入境管理法》明確了華僑辦理回國定居、在境內辦理事務以護照證明身份等內容;《慈善法》《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等法律為保護華僑相應權益提供了保障;《出境入境管理法》《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為外籍華人來華入出境及居留提供了制度便利……近年來,中國不斷推動完善依法護僑的法律制度體系。

 

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僑務工作發展綱要(2016—2020年)》,對加強僑務法治建設、依法維護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權益提出明確要求。在地方,廣東、福建、上海、湖北等省市先後制定了華僑權益保護的地方性法規。

 

此外,中國還建立起維護僑益工作機制,為僑胞和歸僑僑眷提供法律服務。許又聲介紹説,目前,全國已建立近300個為僑法律服務工作窗口、站點、顧問團等服務平臺。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分管負責同志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僑務工作協調機制,集中協調解決難點問題和重大涉僑糾紛。

 

完善保障 解決“後顧之憂”

 

數據顯示,《出境入境管理法》自2013年7月實施以來至2017年12月底,地方政府僑務部門共辦理華僑回國定居68772人。

 

華僑回國定居、子女上學問題如何解決?如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針對這些華僑華人切身關注的重點權益問題,為滿足華僑華人在華工作生活的實際需要,中國制定和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努力解決僑胞的“後顧之憂”。

 

在保障教育權益方面,許又聲介紹説,僑辦、教育部等部門印發華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華僑學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等學校招收華僑學生及收費標準等政策文件。

 

暨南大學、華僑大學是招收華僑華人及港澳臺學生為主的兩所高等學校,目前在校港澳臺僑學生達1.7萬人,佔全國高校錄取港澳臺僑學生總數的50%以上。在保障社會保險權益方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符合參保條件的華僑納入社會保險覆蓋範圍,明確了辦理退休手續後出國定居或者加入外國國籍的,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有關規定。

 

覆蓋海外 搭建服務平臺

 

許又聲表示,目前,在國務院相關部門通力協作下,各級政府及其派出機構建立起了政策法律服務、涉僑事務服務、僑界民生服務和事業發展服務“四位一體”國內為僑公共服務體系。而在海外,面向6000多萬華僑華人,中國正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建設廣覆蓋的海外為僑服務平臺。

 

自2015年以來,中國全面實施“海外惠僑工程”,每年組派300多個為僑服務團組,落實僑團建設、華助中心、華文教育、文化交流、中餐繁榮、中醫關懷、事業扶助等計劃,拓展為僑服務覆蓋面。“華僑權益保護工作是一項全局性、綜合性、系統性工作。”許又聲表示,下一步,將從加強涉僑立法、大力開展僑務引智引資、強化為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持續做好華僑權益保護各項工作。(人民日報記者  孫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