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者破解中國種茶樹全基因組密碼
編輯: 霍建陽 | 時間: 2018-05-03 09:42:44 | 來源: 農民日報 |
近日,由安徽農業大學教授宛曉春團隊牽頭的多個研究團隊,破解了世界上分佈最廣的中國種茶樹的全基因組信息,為研究山茶屬植物的物種進化、茶葉風味物質形成機理與品質調控、分子育種等奠定了基礎。該成果由宛曉春團隊聯合深圳華大基因和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上海)等共同完成,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美國科學院院刊》。
研究團隊發現,茶樹祖先種大約在8000萬年前與親緣關係最近的獼猴桃物種發生分化,繼而在38萬—154萬年前,又分化形成中國種和阿薩姆種。茶樹葉片中豐富的兒茶素、茶氨酸、咖啡鹼、萜烯類等次生代謝産物,賦予了茶葉獨特的風味。同時,研究還發現了一個參與茶氨酸合成的關鍵酶基因(CsTSI),並通過轉錄組學和轉基因分析,證明其具有合成茶氨酸的酶活性。比較基因組分析發現,萜烯類等物質的合成酶基因拷貝數在茶樹基因組中也發生顯著擴增。這些發現首次從基因組層面系統解開了茶葉中富含獨特風味物質之謎。 趙永新曹雷
相關新聞
- 2018-03-19明前茶貴如金 杭州西湖龍井雨中開摘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