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18)》發佈
|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8-05-04 09:49:49 | 來源: 人民網 |
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份發揮粵港澳三地智庫的先行作用,近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香港明匯智庫、香港紫荊雜誌社、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了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18》。
報告指出,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戰略佈局中具有獨特地位和優勢。“一國兩制”和三個獨立關稅區為對接國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更加靈活的制度安排。自由港、特別行政區、經濟特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在大灣區的制度疊加效應擴大了貿易和産業合作的選擇面。
報告表示,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香港與國際規則的同軌、專業服務能力強、全球性通道和平臺、國際認同度高的優勢會得到進一步強化,與內地經濟聯繫和作用不僅不會被削弱,而且會進一步提升。因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僅要“2”與“9”之間加強要素流動,降低交易成本,更要“2+9”組團“走出去”,一起開拓新市場,一起參與國際中高端競爭。
報告稱,香港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貿易航運中心和資訊中心。根據美國傳統基金會發表的2016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香港已經連續22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綜合競爭力位居世界前列,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保持著緊密的經貿往來,引領海外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同時也協助中國企業走出家門,進軍國際市場。所以,香港可以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連接世界的“超級聯繫人”。
報告指出,香港可以利用對國際法律和會計準則的承諾、國際融資平臺、離岸貨幣中轉建設覆蓋“一帶一路”的金融中心;利用在全球化的品牌推廣和戰略投資方面優勢打造“一帶一路”創投平臺;利用緊密聯接全球的交通、信息與人才通道建設“一帶一路”網絡節點;利用法律、會計、商務等專業服務、資源整合、結算、會議協商、項目談判等優勢全面跟進服務“一帶一路”大項目;澳門則可致力於經貿論壇、業務節點、産業多元化和文化交流的耕耘,打造多元交流平臺。
新聞推薦
- AI微短劇《寶島英雄》劇本研討會舉辦2025-11-10
- 味蕾牽兩岸:台灣桃園舉行閩臺小吃文化交流盛典2025-11-10
-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華文出版與文化創意學術論壇在福建漳州舉辦2025-11-10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