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研發整合共建心理創傷干預國際綜合平臺
編輯: 白宇坤 | 時間: 2018-05-09 10:04:20 | 來源: 中新社 |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8日在北京發佈用於心理創傷自助與輔助訓練的心理創傷干預國際綜合平臺,該平臺由中、美研發資源整合而成,旨在促進心理援助的專業化和標準化,更好開展災後心理援助工作。
中科院心理所、中國心理學會共同主辦的“心理援助2018國際研討會暨汶川地震災後心理援助十週年紀念大會”當天在北京舉行,中科院心理所全國心理援助聯盟副主席、中國心理學會危機干預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正奎研究員在會上發佈了心理創傷干預國際綜合平臺及心理創傷干預的骨幹人才國際培訓計劃。
他介紹説,新發佈的心理創傷干預國際綜合平臺,是由中科院心理所自主研發的全國災後心理援助平臺(集自助、專業干預和項目管理于一體的綜合平臺)、美國斯坦福大學與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合作開發的“創傷後應激教練及認知行為療法輔助工具”整合而成,中美雙方互相授權,將兩者整合成為一個心理創傷干預的國際綜合平臺。
心理創傷干預國際綜合平臺建設的整合與實施工作,由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委員會、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創傷研究與心理援助課題組承擔,斯坦福大學精神病學與行為科學系和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提供英文平臺。該平臺工具擁有“知識普及”“狀態追蹤”“症狀管理”“獲得支持”功能模組,特點是與生活結合緊密,干預方法多樣化且容易實行,對個人用戶沒有使用門檻。
劉正奎透露,這一面向大眾的公益平臺項目,將於2018年內正式上線,首先面向在校大學生免費提供服務。
同期發佈的心理創傷干預骨幹人才國際培訓計劃,是中國第一個由中外多個國家級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研究和服務機構發起的心理援助骨幹人才培訓體系,該計劃擬通過3年的培訓、實踐和督導,打造一支專業素質過硬的心理援助骨幹隊伍,以應對中國隨時發生的心理危機和心理援助需求。
當天大會上,劉正奎還發表《中國災後心理援助與創傷研究回顧》特邀報告説,從汶川大地震開始,中科院心理所團隊陸續針對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雅安地震、昆明火車站爆恐事件、天津特大爆炸事件等開展心理援助工作,培養心理援助骨幹隊伍1500人,並提交數十份政府諮詢報告,直接受益人群約100萬人次。
他呼籲進一步落實重大自然災害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儘快研究建立災後心理援助長期工作網絡和機制,以滿足中國重大自然災害後心理康復和精神重建需求。(中新社北京5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
相關新聞
- 2018-05-03中國出版代表團亮相第31屆德黑蘭國際書展
- 2018-04-28“支持多邊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和規則”研討會在聯合國舉行
- 2018-05-02美品質學會主席:中國長期致力於品質提升
- 2018-05-07萬人齊聚山西陽城參加國際徒步大會 穿越“東方古堡”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