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學家參與天文望遠鏡大型黑洞觀測計劃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8-05-30 09:53:24 | 來源: 新華網 |
記者29日在此間獲悉,台灣天文研究團隊參與架設的格陵蘭望遠鏡4月加入參與大型黑洞觀測行動——“事件視界望遠鏡”全球陣列計劃,該計劃未來可望為人類首次取得“超大品質黑洞”影像。
臺“中研院”當日召開記者會,介紹有關情況。據了解,該計劃目標是通過全球各地眾多射電望遠鏡相連,形成高影像解析度的陣列,觀測星系中的“超大品質黑洞”,並進一步驗證廣義相對論。格陵蘭望遠鏡加入計劃後,與位於夏威夷、智利以及歐洲、南極等地的望遠鏡形成陣列,影像解析能力比最強的光學望遠鏡高一千倍,相當於能從地球上清楚看到月球上的一顆棒球。
黑洞是宇宙中的超級重力場,會造成週遭時空結構扭曲,形成所謂“事件視界”的區。包括光在內的任何物質只要經過這個區域,都會掉入黑洞,因而難以直接觀測。由於黑洞的重力會吸積物質到它附近,因此周圍通常都有一個吸積盤環繞著。吸積盤非常熱且亮,與黑洞對比明顯,因此可以在吸積盤上看到黑洞投影所産生的陰影。只是,要觀測黑洞陰影,望遠鏡的角解析度必須非常高,達到數十微角秒的精度。
格陵蘭望遠鏡計劃執行負責人陳明堂表示,格陵蘭望遠鏡加入後,陣列的角解析度可望達到20微角秒,未來有望獲得超大品質黑洞的陰影影像。
因為大氣透明度高,位在北極的格陵蘭冰原是觀測宇宙的最佳地點之一。格陵蘭望遠鏡是一座亞毫米波天文觀測站,台灣研究團隊參與了該望遠鏡的重新改裝,以適應格陵蘭的酷寒環境,2017年12月第一次接收到來自太空的電波訊號。據了解,該望遠鏡未來還將移至海拔3200米的“峰頂站臺基地”,希望大氣中更低的水氣含量能讓望遠鏡取得更佳解析力。(新華社台北5月29日電 記者賈釗、陳鍵興)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