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引資”到“選資”江蘇出臺12條新政促外資提質增效
編輯: 白宇坤 | 時間: 2018-06-05 17:28:19 | 來源: 中新社 |
在江蘇,“引資”正在向“選資”不斷轉變。記者從江蘇省政府5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該省新近出臺12條引資新政,促進外資提質增效。其中包含備受外商關注的放寬外資準入、用地保障以及高層次人才落戶等內容。
利用外資一直是江蘇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引擎和重要支柱。截至2017年底,江蘇省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突破12.1萬餘家,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近4250億美元。
為加快外資大省向外資強省轉型,江蘇省政府近日印發《關於促進外資提質增效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
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孫津介紹,《意見》聚焦外資準入政策、招商選資、創新環境、用地保障、投資貿易便利化等外商和外企重點關注的問題;明確提高利用外資品質和效益,引進世界500強、全球行業龍頭企業、跨國公司總部和功能性機構、研發創新等優質外資項目。
“當前,江蘇引進外資面臨著資源、環境等要素制約趨緊和發達國家‘再工業化’吸引資本回流、周邊國家競爭造成外資分流的內外雙重挑戰。”孫津認為,在國家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要求下,要保持外資優勢,必須提升引資品質和水準,這也需要在政策上不斷創新。
記者在文件中看到,《意見》在法律允許範圍內大膽創新,提出率先複製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經驗、放寬製造業外企急需人才來蘇工作的年齡和學歷要求等一批創新舉措。同時,充分授權地方根據本地區要素稟賦,依法出臺招商引資創新政策舉措。
文件還提出對外商投資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落實鐵路旅客運輸、加油站、證券業等對外開放舉措;對投資額超過2億美元的項目安排專項資金“一事一議”;對符合條件的外國人才發放5年多次往返簽證等內容。
孫津還透露,在強化外企境內投資的同時,江蘇將大力推動本土企業“出海”,採取跨國並購的方式,強化與外國資本和技術的合作,使其成為利用外資新的增長點。(中新社南京6月5日電 楊顏慈)
相關新聞
- 2018-06-04中英專家表示 中國正加快向創新型知識産權強國轉變
- 2018-06-012018前海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啟動
- 2018-05-30浙江省大灣區建設目標2022年灣區經濟總量超6萬億元
新聞推薦
- 王毅同韓國外長趙顯通電話2025-07-28
- 外交部回應日本縱容臺外事部門負責人竄訪:已嚴正交涉2025-07-28
- 開放春風聚新能——寫在第八屆進博會倒計時100天2025-07-28
- 銘記歷史 珍視和平 電影《南京照相館》在澳門熱映2025-07-28
- 倒行逆施不得人心,民進黨被“大罷免大失敗”狠狠教訓2025-07-28
- 共赴國難、共禦外侮的歷史不容忘卻——追尋台灣同胞抗日足跡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