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家學者研討福州船政與科技創新

作為第十屆海峽論壇的重點項目,第九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7日在福州舉行。來自兩岸25所高校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圍繞“船政與科技創新”展開研討。

 

船政文化是清末洋務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馬尾的福州船政學堂是集生産製造、教育培訓、科研設計于一身的機構,培育了一大批海軍精英。中國最早的技工學校、最早的自製兵艦以及第一艘水上飛艇、第一家電報學堂、第一條海底電纜等,都源自福州船政學堂。

 

臺盟中央副主席楊健説:“當今世界科技浪潮風起雲湧,眾多核心技術仍掌握在少數國家手裏,我們要實現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從大國向強國的跨越式發展,就要像船政先人那樣,思想上解放,體制上創新,科技上追趕,要不甘人後,奮勇爭先。”

 

“隨著大陸‘31條惠臺措施’的落地以及福建自貿試驗區改革的深化實施,閩臺攜手發展機遇難得、大有可為。”福建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臧傑斌説,兩岸專家學者宜弘揚自強不息、求索創新的船政精神,堅定信心、攜手同行,大力開展兩岸科技領域技術、人才交流合作,為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台灣學者代表林忠山説,船政文化影響廣泛而深遠,在思想上引領了時代變革,在技術上是近代工業的窗口,在教育上是近代教育的旗幟。“很多模式和經驗值得兩岸共同借鑒。”

 

本次研討會還收到了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王鍵的《繼承與弘揚船政先驅科技創新的探索精神》、福建省社科院歷史所所長劉傳標的《“師夷長技以制夷”與船政管理》以及台灣聯合大學教授劉煥雲的《船政文化與中國第一個油礦——苗栗出礦坑油礦之研究》、台北城市科技大學講師韓吉元的《船政與基隆港之建設發展》等一批探討船政思想的論文。

 

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是福建省打造的海峽兩岸學者交流合作品牌項目,九年前由臺盟福建省委、福州市政協、福建省文史研究館等聯合發起,現已成為兩岸共同研究船政文化,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平臺。(新華社福州6月7日電  記者 林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