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銀匠堅守傳統手工藝:已幹了一輩子 不想讓它失傳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8-06-14 15:54:11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洪金泉正在給打造好的白銀手鐲拋光 劉鴻鶴 攝
白銀在中國已經有4000多年的應用歷史。因其擁有美麗的銀白色及優良的延展性,經常被人們用來打造手鐲、戒指、耳環等飾品。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安徽巢湖的柘皋鎮,這裡有一位以傳統手工打造銀飾的老銀匠——洪金泉,他傳承著一百多年前祖上流傳下來的銀器加工手藝,至今他所製作的銀器還有很多保留著清代的樣式。
打造好的白銀手鐲進行進一步煅燒 劉鴻鶴 攝
記者見到洪金泉時,老人正在用羊角錘“叮叮噹當”的敲打一塊銀錠。“純手工打造的銀飾非常結實耐用,並且因為它拋光的時候是亞光,所以會越戴越漂亮。”洪金泉告訴記者,“反正我覺得老手藝還是要傳下去的。”
洪金泉正在捶打銀錠 劉鴻鶴 攝
洪金泉12歲便跟隨父輩學習純手工製作銀飾,至今已經有五十多年了。他告訴記者,“手工製作銀飾最關鍵的就是銀子的溫度和捶打的力度。同樣的力度,銀子溫度過低,無法使其更好延展,溫度過高,銀子容易變形;同理,同樣的溫度,力度就尤為重要了。就拿銀鐲為例,從熔煉到造型,最後拋光,中間要經過七八道工序。”
洪金泉向記者展示製作“長命鎖”的模具 劉鴻鶴 攝
老洪熟練的操作著每一個步驟:熔煉、捶打、煅燒、淬火、造型、拋光,每一步都一絲不茍,一塊銀塊要反復捶打40分鐘,才能讓它徹底展開韌性,成為適合做出銀器的原料。“由於受到機械化的影響,再加上傳統樣式老銀器加工費時費力,又賺不到錢,已經沒有多少人在堅持做了。”老洪無奈的説。
“雖然市場上有很多首飾都是機械做的,但是它取代不了手工打造的這個老手藝,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我已經幹了一輩子了,也不想讓它失傳。”談及為什麼不把手藝傳給兒子時,老洪略顯遺憾的説,“年輕人沒這個耐性,而且在外面打工每天能賺近百元,誰願意天天坐在這敲敲打打的?”
洪金泉正在捶打銀錠 劉鴻鶴 攝
兒子雖然沒有繼承這門傳統手藝,但本家的侄子已經在別的城市繼承了這門手藝,這讓老洪有些許的安慰。採訪結束,老人依舊沒有停下手中的工作,生活的富裕並沒有讓他放下手中的羊角錘,每一次捶打都是老洪對這門傳統手工藝的堅守。(中新網巢湖6月14日電 劉鴻鶴)
相關新聞
- 2018-06-10習近平:安全穩定是人心所向 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
- 2018-06-10今晚祝酒辭,習近平引用了這四個儒家經典理念!
- 2018-06-07台北大稻埕:“沒有城墻的城市博物館”將再次開放歷史“秘境”
- 2018-06-05台灣民俗技藝團體以干將莫邪故事創作“鼓舞劇”將在台北登場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2025-01-26
- 讀懂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2025-01-26
- 澳門:金蛇賀歲喜迎春 節慶燈飾點亮街巷2025-01-26
- 兩岸同胞共迎新春系列活動在粵閩舉行2025-01-26
- 冰雪元素拉滿 第九屆亞冬會開幕式進行首次全要素綵排2025-01-26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