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公民科學在美國日益興起
編輯: 白宇坤 | 時間: 2018-06-15 10:53:32 | 來源: 新華社 |
美國科研界正悄然發生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業餘科學愛好者——“公民科學家”正深度參與到主流科研活動中。他們出人出力又出錢,幫著科學家幹了“苦活累活”,一些研究有望為人類發展作出貢獻,同時還能提高公眾對科學的興趣。
規模日益擴大
有專家認為,公民科學是未來的浪潮,我們正處在一個大數據時代,僅靠專業研究者無法獲取研究所需的所有數據。
英國劍橋大學今年發表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線數據庫、數字相機和智慧手機的普及讓公民科學項目日益火熱。20世紀70年代前,只有20個有關生態環境的公民科學項目;到2014年年底,這一數量達到509個,其中77%與生物多樣性有關。
過去22年間,全世界54個國家和地區的生態旅行者拍攝了6000頭鯨鯊的近3萬張圖片,使海洋生物研究人員得以確認了20個鯨鯊聚集點,比以前知道的多了7個。美國佐治亞水族館的布拉德·諾曼説,這些信息增加了研究人員對鯨鯊數量、活動範圍和棲息地忠誠度的了解,對確定保護區至關重要。
不久前,美國阿默斯特馬薩諸塞大學計算機係助理教授丹尼爾·謝爾頓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55萬美元資助,他要設計一種新演算法,幫助專業人員研究業餘科學愛好者提供的大量候鳥遷徙數據。謝爾頓説:“傳統上,我們每年只能做一兩次調查,難以對春秋兩季的候鳥遷徙建模,可如今世界各地的人每天都在提供數據。”
上個月末,美國航天局決定在未來3年向一個公民科學項目投資160萬美元,招募更多志願者測量大氣中細顆粒物數據,以彌補衛星觀測“重宏觀、輕微觀”的弊病。
水準“不業餘”
美國猶他大學生物學博士研究生約書亞·霍恩斯研究了某鳥類公眾科學網站上超過1100萬條數據,發現業餘鳥類愛好者發現的鳥類數量與政府調查結果相差在0.4%以內。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環境科學系的馬泰奧·伽貝洛托分析了一個大型公民科學項目收集的數據後説,受過訓練的志願者可以像專業人士一樣工作。
美國卡弗裏基金會“空間扭曲”項目讓志願者與計算機“比賽”,查找43萬張深空影像中的“引力透鏡”現象,計算機迄今找到了大約500個,而志願者找到了計算機沒有找到的另外29個。
除了關心身邊事物,“公民科學家”的“觸角”還延伸到廣袤的宇宙。2017年,耶魯大學主持的“行星獵手”公民科學計劃參與者、就業諮詢師托馬斯·雅各布首次通過“淩日法”,即行星經過恒星時恒星暫時變暗的現象,發現一顆彗星圍繞著一顆遙遠的恒星旋轉。
為了興趣“倒貼錢”
許多“公民科學家”不僅無償貢獻出自己的時間、精力,而且往往自掏腰包參與研究項目。
2012年,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啟動了“美國腸道計劃”,並在今年5月發佈了主要成果。超過1萬名志願者參與了該項目,他們每人拿出99美元購買用來收集糞便與口腔、皮膚組織的設備,並將採集的樣本寄回。研究人員稱,項目的成功證實了通過公民科學這種模式發動民眾參與研究的意義。
科研不再“高不可攀”
公民科學項目幫著科學家幹了“苦活累活”,這些研究有望為人類發展作出貢獻,同時對公眾而言,也不乏教育意義。
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通過網站招募了超過1萬名普通公民,讓他們通過觀察大量苔蘚類植物的照片,分析植物葉子的形狀,這可以幫助科學家研究植物如何對氣候變化作出反應。項目負責人孔拉特説,這一項目打破了障礙,表明所有人都可以對科學有所貢獻,尤其能讓學生和年輕人對科學産生興趣。(新華社華盛頓6月13日電 記者周舟)
相關新聞
- 2018-03-21比粗鹽粒還小!IBM研發全球最小電腦 或5年內面世
- 2018-05-30用愛拉近距離 兩岸青年神農架金絲猴探秘
- 2016-08-04西雅圖計算機博物館 “復活”1973年老式計算機
- 2018-05-11防震救災國際合作中的“中國擔當”
新聞推薦
- 兩岸林博會在三明啟幕 逾500名臺胞參展參會2024-11-08
- 臺企深掘進博機遇:“回頭客”續前緣 “頭回客”覓新機2024-11-08
- 第六屆“海峽兩岸校園(網絡)歌手大賽”正式啟動2024-11-08
- “親,來品茶”兩岸青年武夷山打卡系列活動(茶博會季)即將啟動2024-11-08
- 臺青追夢貴州行:探尋中醫文化 感悟康養魅力2024-11-08
- 了卻三代人夙願 臺胞姐妹回湖南道縣尋親祭祖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