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與“樂”的完美交融——上海民族樂器一廠迎來60華誕

高山流水,琴瑟和鳴。這是一場特殊的音樂會,臺上是代表中國當代民樂演奏最高品質的中央民族樂團,台下約1500名觀眾主要來自上海民族樂器一廠,也有各界人士代表。現場觀眾堪稱是“最懂”民族音樂的技術知音,他們中最年長的已過八旬,最年輕的是“90後”。

 

7月1日,新中國民族樂器生産製造的佼佼者——上海民族樂器一廠迎來60華誕。1日晚,在上海大劇院的舞臺上,中央民族樂團由指揮家劉沙帶領,奏響歡快的《節日序曲》,慶祝上海民族樂器一廠60歲生日。隨後古琴大師龔一、琵琶大師劉德海、著名古箏演奏家王中山等逐一登場。他們與樂隊合作,先後演奏了古琴曲《平沙落雁》、琵琶齊奏《飛花點翠》、古箏曲《滿江紅》等經典。

 

一席白色對襟中裝登場,鶴發童顏的龔一老先生感慨:“如果把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比作一個人,60年一甲子,並不意味著衰老,而是意味著積累更多經驗,向著新的一甲子進發。”

 

大師們有點兒情不自禁,他們致敬為民族樂器生産含辛茹苦的幾代中國工匠。“精湛的藝術,要靠精準的技術來支撐!”琵琶大師劉德海不僅領銜演奏了劉天華整理改編的《飛花點翠》,還自添一個節目,邊彈邊唱了《瀏陽河》,並贈予台下的工匠們八個大字“敦煌飛天,藝匠精神”。

 

演奏《滿江紅》的王中山動情地回憶:“1986年,我就是用了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生産的敦煌牌古箏,在全國性的學術研討會上亮相演奏,從此改變了我的人生,從此上海製造的古箏陪伴我30多年,感情太深厚。”

 

改革開放40年,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生産的古箏、琵琶、二胡“三大件”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産品遠銷海外,新加坡華樂團讚揚其為“敦煌光輝,世界品牌”。

 

無“器”難成“樂”。應邀專程前來為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祝壽的著名琵琶演奏家吳玉霞感嘆:“60年一甲子,這是了不起的堅守!中國民樂人見證著我們的民族品牌和樂器文化事業的發展。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所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激發我們不忘初心,繼續講好中國民樂故事。”

 

經過數年科研攻堅,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根據敦煌壁畫中的樂器樣式,于2013年成功複製出一批五弦琵琶、葫蘆琴、蓮花阮、瑟、龍鳳笛、直嘴笙、排簫、細腰鼓等,亮相《印象國樂》大型演出,將中華民族傳統樂器介紹到世界各地。

 

“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民族樂器不能在國際市場失聲。”廠長王國振説,“今天當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地的音樂愛好者來到樂器廠,我們的團隊都無比驕傲,因為通過研發,更多傳統文化精髓,重新化為現實中的樂器,可以漂洋過海,奏響中國之聲。”(新華社上海7月2日電 記者許曉青、黃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