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果農在炎熱的夏天裏真是“透心涼”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8-07-06 16:21:21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今年台灣風調雨順,水果盛産,這本應是好事的,農民可多賣些錢,現在卻變成了災難,從鳳梨到香蕉,接下去或許還有。
台灣水果外銷市場垮臺三大主因:一,兩岸關係差,大陸採購量銳減,紓困機制也跟著斷了。以前台灣若有特定農産品季節性供需失調,大陸常會緊急採購協助去化,現在因兩岸官方交流卡住,紓困機制都沒了。此外,台灣政治人物動輒將大陸採購政治化、污名化,更是自斷生路,自作自受,例如日前台東在海峽論壇時爭取到大陸採購一批鳳梨,許多縣市農民紛紛希望比照,綠營馬上大肆炒作,質疑買藍不買綠等等,鬧到烏煙瘴氣。
二,赴臺陸客一年少200多萬人次,水果消費大受衝擊,蔡當局雖號稱“新南向”東南亞客人補足了陸客的缺口;但東南亞客消費遠遠比不上陸客,以水果為例,台灣有的水果,東南亞都有,不會特別稀奇。像是一碗叫價新台幣200多元的芒果冰,除了日本人之外,就陸客最愛,現在市況也差很多了。更遑論陸客最愛的鳳梨酥早就崩盤,過去二年來台灣已倒了多家知名糕餅店。
三,兩岸關係冰封,台灣幾無加入重要的區域經貿組織或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可以大量零關稅出口,農産品外銷缺乏競爭力。過去台灣香蕉在日本赫赫有名,現在早已被菲律賓香蕉等取代。台灣FTA不足導致産品缺乏競爭力的問題,在工業産品也一樣,但臺商可以轉到海外生産降低成本,農民卻無法把土地搬到其他地方種。台灣農産運銷體系又極其落伍,農民變成只有內銷市場,看天吃飯,慘兮兮。
相關新聞
- 2018-07-05香蕉鳳梨“價崩”後火龍果蠢蠢欲動 臺果農無奈街頭抗議
- 2018-07-05蔡英文問下個風暴 民進黨中常委異口同聲稱“火龍果”
- 2018-07-05香蕉鳳梨“價崩”後火龍果蠢蠢欲動 臺果農無奈街頭抗議
- 2018-07-05果農狂砸菠蘿嗆賴清德下臺 蔡當局威脅農民不讓其發聲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