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暨港澳地區424名本科學子在滬同堂上課 學分互認

由同濟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台灣逢甲大學、台灣世新大學、台灣中華大學五校共同主辦,為期12天的“聯合大學(2018暑期•上海)”12日在同濟大學開學,5所高校及特邀的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共424名在讀本科學子將同堂上課,學分互認。

 

2014年,同濟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台灣逢甲大學、台灣世新大學聯手推出“聯合大學”這一全新合作辦學模式。當年7月在同濟大學首次舉辦的“聯合大學”,受到各所高校大學生的熱烈響應和各方好評。“聯合大學”由同濟大學與台灣逢甲大學輪流承辦。青年學子普遍反映“收穫超出預想”,既學到了前沿、跨學科的知識,拓展了思維,又增進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青年彼此之間的了解和友誼。2018年,主辦方又增加了台灣中華大學。

 

台灣逢甲大學工業工程系即將升入大三的學生黃意婷參加了2017年“聯合大學”的學習,在課程學習中與同濟大學的多位同學結下了友誼,此後一年內一直保持著微信溝通與聯繫。今年聯合大學的招生消息一發佈,她毫不猶豫就報名參加。

 

來自香港理工大學建設及環境學院的學生黃溢權即將升入大四,他説這是自己最後一次參加“聯合大學”的機會,希望不留遺憾。他認為“聯合大學”為多地多所高校學生提供了共同學習、交流、了解彼此的“難得的、美好的機會”。

 

同濟大學港澳臺辦公室主任潘慧斌介紹説,“聯合大學”開設的7門課程定位於“通識選修課”,對同學們不設專業門檻,主要以中文講授。經過這幾年探索,“聯合大學”已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推動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學生暑期學習、交流、合作的長效合作平臺。特別是通過學分互認,促進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等教育的融合發展。

 

主辦方表示,“聯合大學”為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學子創造了一個跨校、跨地域、跨文化共同學習交流,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的新平臺,創新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交流模式,希望未來共同推進“聯合大學”創新發展。(中新社上海7月12日電  記者 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