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勿將“市場換技術”污名化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8-07-13 14:30:07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 |
近來,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呈現出不斷擴大和升級態勢。其中,中國在引資過程中曾經提出的 “市場換技術”是美方責難的重點之一,存在被污名化的傾向,有必要做出澄清。
第一,“市場換技術”是各國開展經濟技術合作的共同選擇
利用外部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融入國際化生産體系和銷售、服務的網絡,加快自身發展,這是許多國家尤其是後發國家在市場開放初期的普遍做法。從技術擁有者角度講,採取開放的態度鼓勵技術廣泛使用,也是實現技術經濟價值最大化的內在要求和創新行為得到充分回報的必然路徑。“市場換技術”,對供求雙方而言都是有利的選擇。
科學技術無國界。實際上,人類文明發展史在某種程度上是一部文明互鑒史,不同文明之間通過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實現進步。任何一個開放的國家都存在向他國學習的行為。比如美國在英德工業革命的基礎上,進行再創新,成為技術強國。在美國眾多發明創新中,大部分是圍繞市場需求進行的實用性發明或商業模式的創新。
美國高度重視國際科技合作。早在1999年,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NSTC)就曾在其年度報告中指出,“美國在維護國家安全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方面的關鍵性需求,決定了國際科技合作的必要性”。除了借鑒學習他國技術的“引知”措施,美國還注重通過“引智”來促進創新能力的提升和鞏固技術領先地位。眾所週知,美國在二戰後接納了歐洲大量人才,長期以來更是通過多種舉措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科技精英。據估計,美國一線研究人員超過1/3是在國外出生的;1901年至2015年期間,非美國本土出生的美籍諾貝爾獲得者多達63人,佔美國獲得諾獎總人數的五分之一。可見,美國對中國引進國外高端人才和鼓勵海外留學人才回國做法的指控不但不具道義基礎,而且也沒有説服力。
此外,日韓也是“市場換技術”的榜樣。日本在産業發展與工業化過程中,更是在學習美歐先進技術的基礎上著力進行工程、工藝創新,逐步發展成為製造強國。還有韓國,也是在積極引進美歐日等經濟體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在短時間內,一躍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的。美就“市場換技術”單獨針對中國進行指責,實際上是在推“雙重標準”。
第二,“市場換技術”中國注意遵循國際規則
知識産權保護是保障持續創新的動力源泉,同樣為各國所重視。從價值轉化的角度講,知識共享越有效率越好,從創新動力的角度講,則需對知識的擴散進行一定的限制,要有償使用。站在對人類最大貢獻的高度,需要在鼓勵使用和保護之間尋找一個度,既要防止知識侵權,又要防止保護措施濫用。這是各國以及WTO對知識産權保護期限做出規定的原則和出發點。知識産權法已誕生數百年,西方知識産權保護意識很強,不可能允許過度侵權行為長期存在。
中國對保護知識産權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認識,一直注重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對知識産權的保護,並將之作為改善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入世前中國對《外資企業法》進行了修訂,將原來的要求性表述調整為鼓勵性意見或雙方協議約定行為——“國家鼓勵舉辦産品出口或者技術先進的外資企業”,“入世”後中國從來沒有法律法規強制要求市場準入須以技術轉讓、産品外銷比例為前提條件。中國在以知識産權交易的方式引入經濟發展所需的技術,從2001年起,中國對外支付知識産權費年均增長17%,2017年達到286億美元。中國市場廣闊,要素資源豐富,開放程度不斷提升,外資權益又得到有效保護,利用外資的項目與金額快速上升,連續20多年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也常被跨國公司評為最佳投資目的地之一。根據最新《世界投資報告》,中國仍是跨國企業心目中重要的海外投資目的地,排名居全球第二。
中國在技術進步與産業發展過程中,確實從中美經濟技術合作中受益頗多,中國對此表示尊重。與此同時,美方應看到中國為遵循國際規則和保護知識産權所做出的努力,更應看到“技術換市場”的互利共贏屬性。據中國美國商會發佈的《2018年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即使在衝突紛起的2017年,411家會員公司中,近3/4的受訪公司表示實現盈利。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也顯示,2010至2015年間,美資企業全球海外分支機構銷售總額增長的1/3來自中國市場,在華投資回報平均高於在美投資。不止一家美跨國公司表示,是中國市場的穩定增長幫助它們成功度過了2008年的那場金融危機。
第三,中國將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和推進開放式創新
“封閉必然落後,開放帶來進步”是中國歷史實踐得出的深刻教訓和寶貴經驗,中國堅持對外開放這一基本國策,披荊斬棘,砥礪前行。按照“入世承諾”和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中國修訂了2300多項法律法規,清理了數十萬份政府相關文件。2005年1月,中國按“入世”承諾全部取消了進口配額進口許可證等非關稅措施,到2010年貨物降稅承諾全部履行完畢,一些大宗商品關稅水準甚至遠低於一些發達國家。2001至2017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口額年均增長13.5%,高出全球平均水準6.9個百分點,是全球第二大進口國;中國位列第二大世界服務貿易進口國,佔全球進口總額的比重接近10%。面對“逆全球化”風潮,中國除積極維護多邊自由貿易體制外,還堅定不移地主動推進開放。如採取單邊大規模降低關稅和舉辦進口博覽會等措施進一步擴大進口,最新公佈的2018年版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由原來的63條減少至48條,其中不乏金融、基礎設施、農業、汽車、船舶、飛機、鐵路幹線網和電網等外資關注領域的準入放寬,開放度和透明度大大提升。
創新保持開放架構既保障了技術價值的充分實現,也賦予了各國進行創新合作接力的可能性,這無論對世界經濟發展還是技術進步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中國開放40年來,從開放創新體系中受益很大,深刻認識到開放創新的重要意義。即使中國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後,也不改初心。未來,人類面臨的生存環境複雜化,挑戰增多,外溢性增強,而科學技術是解決諸多棘手問題的關鍵鑰匙,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性提升。因此,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將繼續在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的基礎上,堅定不移地推進開放創新,歡迎各國與中國一道開展各種模式、各種方式的技術合作。
中美在過去長達四十多年的交流合作中,兩國人民之間結下深厚的友誼,建立了互利共贏的經貿關係。目前中美航線每週雙方航班多達350班,兩國年度互訪人數超過700萬人次。處理當前摩擦,希望中美雙方深刻認識到大國在人類文明進程和世界穩定發展中所應承擔的國際責任,客觀理性對待分歧,有效管控衝突,不要讓中美長期開創的良好合作局面毀於一旦,這是對兩國人民負責,也是對世界負責,更是對人類的共同命運和文明進步負責。
相關新聞
- 2018-07-13社評:美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讓世貿情何以堪
- 2018-07-13美方對華指責站不住腳
- 2018-07-13中國商務部突然發的這篇聲明,傳遞了一個核心信息!
- 2018-07-13國際銳評:中美貿易,真相只有一個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