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御用“察幹伊德”文化之鄉:用“愛”傳承文化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8-07-23 10:06:33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圖為“察幹伊德”製作技藝展示現場。張瑋 攝
“蒙古族文化應該用‘愛’來澆灌、弘揚和傳承。”早晨6點鐘,“察幹伊德”製作技藝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陶高便開始起灶生火製作奶豆腐,她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説道。
“2018年內蒙古花季旅遊·金蓮川賞花節”雖剛落下帷幕,但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的金蓮川草原依然遊客不斷、熱鬧非凡,陶高的“察幹伊德”作坊也是訂單不斷。
“察幹伊德”意為純潔、崇高的奶食品,是蒙古族招待貴客的必備品,也用以饋贈,表示祝福。早在元、清時期,正藍旗就是皇家御用奶食品供應基地,被譽為“察幹伊德”文化之鄉。傳統奶製品製作也于2014年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據史料記載,元世祖忽必烈曾在正藍旗境內的元上都城外設置過大型的皇室奶食品基地,故正藍旗一帶的蒙古族察哈爾部落“察幹伊德”加工和生産方式由來已久,以凈、精、美等特點位於其它部落之首。而後,他們把蒙古族奶食品的製作方法傳承下來,形成“察幹伊德”文化。
圖為陶高製作奶豆腐現場。張瑋 攝
做為“察幹伊德”製作技藝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陶高已經從藝奶食品製作39年。她告訴記者,這項手藝傳承到她這兒已是第4代。“奶食品是草原上最純潔的物質,我製作的每一鍋、每一勺,甚至每一塊奶食品都充滿了對草原、對蒙古族滿滿的愛。”陶高説。
據統計,目前,正藍旗從事“察幹伊德”製作的牧民達1.4萬人,加工品種達28種。産品銷往中國境內20多個城市,以及蒙古國、日本和部分東歐國家。
正藍旗官方稱,為了弘揚“察幹伊德”文化,正藍旗從2006年開始,每年舉辦“察幹伊德”評比活動,並先後舉辦了10屆“察幹伊德”文化節。文化節融入了現代與歐式製作技藝,設置奶食品現場製作、品嘗體驗等內容。2011年,正藍旗被命名為“中國察幹伊德文化之鄉”和“中國察幹伊德文化傳承基地”。
“去年我帶著‘察幹伊德’參加了國際慢食全球大會,得到眾多國內外美食家的認可,他們或找我下訂單將奶食品運用在西餐製作中,或找我拜師學藝。”陶高自豪地説道。
記者了解到,目前,向陶高學習“察幹伊德”的學生有200余人,他們來自中國各地。陶高告訴記者,接下來她打算依託正藍旗“察幹伊德”傳承基地建立傳承課堂,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吸引更多熱愛蒙古族傳統文化的人將其更好地傳承下去。
這樣的民族文化也吸引著國內外的遊客。在內蒙古錫林郭勒、呼倫貝爾等牧區,傳統遊牧生活保存較好,體驗傳統遊牧生活也成為傳承蒙古族傳統文化的方式。
數據統計,“2018年內蒙古花季旅遊·金蓮川賞花節”開幕期間,正藍旗接待中外遊客10.8萬人次,其中,牧民體驗點接待中外遊客2.9萬人次。
“我們對心裏的愛,用‘乳’來表示。正是對‘乳’的執著,才讓一個民族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更加耀眼。”陶高如是告訴記者。(中新社錫林郭勒7月22日電記者 張瑋)
相關新聞
- 2018-01-18銀色冰雪那達慕 展示草原馬文化
- 2018-01-31內蒙古選舉産生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習近平全票當選
- 2018-03-18我國在建最長重載鐵路蒙華鐵路開始全線鋪軌
- 2018-04-20內蒙古自治區與澳門經貿合作推介會在澳門舉行
- 2017-08-16“創客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專題賽在內蒙古舉行
新聞推薦
- 今日,出征!一起為神二十航天員加油2025-04-24
- “台灣胃”→四川味!第六季“掌上蜀show·舌尖上的四川”兩岸新媒體創拍活動在蓉啟動2025-04-24
-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神二十乘組簡歷來了2025-04-23
- 港澳臺輿論:美國眾叛親離,中國按節奏應對關稅戰2025-04-23
- “蓉聚天府·築夢四川” 2025川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行2025-04-23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