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臺青 “是國民,而不是超國民”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07-30 09:55:34 | 來源: 華廣網 |
不久前,北京創業公社總監、台灣青年鄭博宇在第十五屆台灣千人夏令營中,提出了在陸臺青的“六原則”:“靠自己、接地氣、不投機、重發展、促融合、贏未來”。靠自己,是指憑藉自身實力與專業獲得認可;接地氣,需要融入當地特色文化與價值認知;不投機,是指不通過非務實的方式取巧、走捷徑;重發展,是希望實現個人價值,助推兩岸發展;促融合,意在“反獨促統”,增進融合,迎向新時代;贏未來,則説的是贏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
作為一個見證者,我知道這是鄭博宇醞釀了很久的原則,針對的是在陸台灣人中一些不和諧的現象。為此,鄭博宇甚至和幾位朋友專程來到上海,與盧麗安老師做溝通,在聽取前輩的意見後,回去繼續琢磨,並最終定型。應該説,這的確能為未來西進的台灣青年提供指導,但在我看來,其意義遠不止這些,它還意味著在陸臺青由客人到主人的心態轉變。
目前,在大陸政治影響未能直接進入島內的情況下,通過自身力量主導兩岸關係發展,給予台灣人民同等待遇,是兩岸融合的重要舉措。兩岸血濃于水,這是兩岸的主流共識。但公民權利往往是別有用心者操作“拒統”的議題,給予臺胞同等待遇則是對這個政治陰謀的最有力回應。從盧麗安的共産黨員身份,再到對臺31條優惠措施,一個涉臺公共政策體系已經初見端倪,其基本精神是將台灣人民視作國家的公民,讓他們能和大陸的民眾在權利和義務上處於公平和平等的地位。
當然,因為兩岸關係的特殊性,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涉臺政策不可避免會多向台灣同胞傾斜,這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但是,一些人利用了這個特殊性,投機鑽營,讒言獻媚,不僅給在陸台灣人群體形象帶來了負面影響,也浪費了一定的資源。
由此可見,從公民權利到公民認同,從功利主義到愛國主義,這條道路依然任重道遠。
鄭博宇有句話説得好,台灣人身份不是得分項,而是加分項。因為歷史的原因,台灣存在著相對大陸的特殊性,這需要被考慮,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優撫。但是從長遠來看,一個真正的中國公民,應該要求的是平等的機會,而不是超越平均水準的特權。眼下的涉臺政策,包括同等待遇的推進,強調物質和客觀條件上的安排,對於部分台灣人而言,缺乏一定的軟性號召力,以至於在認同上出現偏差。但是,鄭博宇的努力也讓大家看到,台灣青年已經主動融入進大陸的生活當中,並開始以一個公民的姿態關心祖國。
鄭博宇提出的“六原則”,既隱含著臺青對同等待遇的渴望,也是對“超國民待遇”現象的反思。一個群體內部的反思,往往最為鏗鏘有力。作者 王曉笛
相關新聞
- 2018-07-27臺生走進成都亞臺青海峽青年創業園探尋創業之夢
- 2018-07-27在陸臺青自發提出“登陸”六原則
- 2018-07-26臺青赴陸創業正當時
- 2018-07-25李榮民:臺青到大陸創業發展面臨大好時機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