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新水下考古成果將亮相海上絲綢之路展覽

“東西匯流——十三至十八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展覽將於本月14日至11月11日在香港海事博物館舉行。展覽展出逾200件由內地及香港收藏的南宋至清初時期的出土文物,以及香港最新水下考古發現——一隻約有千年曆史的宋代船錨。

 

展覽由香港海事博物館與廣東省博物館共同舉辦,展品涵蓋精美陶瓷、金銀寶石、外銷畫、絲綢、石雕、金屬器、竹木器、船模型、古籍及地圖等,讓公眾從商品貿易、宗教發展、文化交流、古代史跡和水下考古等多方面了解中國當時的面貌,尤其是南海沿岸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過程。

 

香港海事博物館13日舉行傳媒預展。展覽策展人、該館副總監陳麗碧表示,本次展覽目的是讓香港市民、內地及海外遊客了解香港在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角色。

 

“通過再次與廣東省博物館及內地多間博物館合作,展覽將重現海上絲綢之路中東西匯流的發展和香港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從而加深人們對本地歷史的了解,並對海上絲綢之路以至全球化發展作出思考。”陳麗碧説。

 

展覽的焦點展品包括一隻約有千年曆史的宋代船錨。據介紹,這只船錨是香港海事博物館研究人員和香港水下文化遺産小組成員,在香港特區政府古物古跡辦事處的協助下,于2016年7月在西貢糧船灣打撈出來的。

 

這只宋代船錨經過香港海事博物館約兩年時間的研究及修復,首次向公眾展示。陳麗碧表示,這次標誌性的考古發現展示了香港在海上絲綢之路中擔當著避風、補給、啟航地的角色。

 

其他精選展品還包括明代青花山水花草紋執壺、宋元時期龍泉外蓮瓣內底貼雙魚紋折沿盤、明代金鑲淡黃藍寶石冒頂、2016年在糧船灣出水的宋代石錠等。(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丁梓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