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舟正過萬重山——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述評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08-17 10:46:24 | 來源: 新華社 |
船舶在湖北武漢陽邏港區水域行駛(8月13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這是建設中的騰訊貴安數據中心(8月1日無人機拍攝)。該數據中心位於貴州貴安新區,預計到2019年正式投産後,這裡將成為高隱蔽、高防護、高安全的數據中心之一。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萬古奔騰的長江,由西向東,不捨晝夜,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用博大的胸懷滋養著燦爛的中華文明。
習近平總書記情係長江,曾兩次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今年4月,他在考察長江時説,“絕不容許長江生態環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繼續惡化下去,一定要給子孫後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的萬里長江!”
近日,記者隨“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主題採訪團沿江採訪,行經11省市,耳聞目睹的實踐一再證明:只要路子走對了,綠水青山就可以變成金山銀山!
給長江“治病”,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各地共識
在湖北香溪化工有限公司宜都分公司拆除現場,工人在進行切割作業(4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一位環保志願者在湖南省岳陽市洞庭湖畔的華龍碼頭撿拾垃圾(7月13日攝)。過去,這裡是一個砂石碼頭,2017年碼頭拆除後開始復綠。新華社發(薛宇舸 攝)
在長江和鄱陽湖交界處的江西九江湖口縣,漁民張傳國的漁船不再用來捕魚,而是在浩渺的長江江面上巡護一江清水。
65歲的張傳國告訴記者,岸邊的礁石、船隻的螺旋槳、漁民的漁網漁鉤,都有可能給江豚造成致命傷。去年,他自願報名,成為湖口縣江豚協巡隊一員,從“打魚人”變成了江豚“守護者”。
江豚是長江水生生態系統的指示性物種。最新科學考察結果顯示,長江江豚數量估算約1012頭,種群數量大幅下降趨勢得到遏制。
長江江豚的命運變遷,反映的是長江生態環境的變化。
這是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古堰畫鄉小鎮的“古堰”通濟堰(8月15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這是上海吳淞炮台灣國家濕地公園一角(2017年2月26日無人機拍攝)。這裡曾經是鋼渣回填灘和鐵砂採砂場,如今已成為濕地植物和鳥類的樂園。新華社發(裴鑫 攝)
一度,長江岸線碼頭林立。湖北有個縣不到2公里的岸線,“盤踞”著30個簡易碼頭,日日粉塵漫天、污水橫流,周邊居民苦不堪言。
“一些文明的興亡,都跟河流有關。長江流域是一道關鍵的生態防線,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事關中華民族發展大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説。
問題在水中,根子在岸上。解決好長江生態環境問題,首先得實現沿岸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兩年多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今年4月26日召開的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直指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痛點”——
對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仍存在一些片面認識;
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生態環境協同保護體制機制亟待建立健全;
流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突出;
有關方面主觀能動性有待提高。
習近平總書記為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指路——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等關係。
知之難,行之更難。
這是繞貴州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而過的赤水河(7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8月1日,在位於貴陽的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調試設備。航天電器與德國西門子合作,打造“柔性智慧製造車間”,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數據採集、數據分析、流程再造。新華社記者 李芒茫 攝
這是雲南省昆明市福海街道辦新河社區的村級“河長”楊楓(中)和工作人員在流入滇池的船房河上打撈垃圾和雜物(2017年1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遊人在雲南省昆明市滇池海埂觀景大道上觀賞、投喂紅嘴鷗(2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我們關閉了臨近長江的22套生産裝置,資産價值12億元。”興發集團董事長李國璋説。興發集團對搬遷騰出的900多米長江岸線、800多畝土地,按照城市公園標準實施生態修復,總投入將超過1億元。
興發集團所在的湖北宜昌市,化工産業産值一度過千億元,解決了大量就業。但面對“化工圍江”的污染隱患,宜昌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向自己的“飯碗”開刀。市級財政設立數億元資金,用以支持化工産業“關改搬轉”。到2020年,宜昌計劃“關停、改造、搬遷、轉型”134家沿江化工企業,最終實現沿江1公里範圍內化工企業“清零”。
不止是宜昌,沿江省市近些年不斷加強治污復綠,經濟綠色轉型的步伐也日益穩健——
貴州大力發展新興産業,正快速崛起為全球大數據存儲基地,蘋果、華為等公司相繼在此落戶。截至今年一季度,貴州經濟增速已連續29個季度位居全國前列。“綠色GDP”正在成為貴州發展的關鍵詞。
四川省瀘州市大力推進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將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江河網箱養殖設施全部拆除;重點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智慧終端、智慧電網、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産業集聚區逐步形成。
湖南境內長江沿線39個非法砂石碼頭、洞庭湖區116個非法砂石碼頭堆場在近兩年陸續全部關停,碼頭變身濕地,黑麥草青翠欲滴,蘆葦成片,水鳥翔集,岳陽樓畔江水重現“浩浩湯湯”。
江蘇南京以新型電子信息、高端智慧裝備、軟體和信息服務、現代物流與高端商務商貿等作為未來主導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已經達到40%,千億元級新興産業集群達6個……
路子找對了,綠水青山就可以變成金山銀山
正值旅遊旺季,“彩雲之南”用她獨特的美景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在滇池邊的海埂公園,馬拉松愛好者饒利群説,幾年前在這裡跑步,還有不太好聞的水葫蘆氣味。這幾年每一次來海埂訓練都能發現可喜的變化。
滇池流域是長江上游的生態屏障之一,也是雲南省的經濟重地。然而,長期以來,滇池水質處在劣五類水準,“高原明珠”黯然失色。
近幾年,昆明進一步轉變滇池污染治理理念,堅持“以水定城”,投入數百億元開展系統治理——截污納管、疏浚河道、整治農村面源污染、生態引水等措施共同發力。如今,滇池外海和草海水質終於實現了提升。“相信滇池的水會越來越乾淨,以後會有更多的市民來這裡跑步。”饒利群説。
改變正在悄然發生。
“近兩年來,長江委一直在給長江進行‘體檢’。”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規劃計劃局局長馬水山説,體檢過程中發現了“濫採、亂佔、亂排”幾種病症。可喜的是,這些情況正逐步得到控制。
今年上半年,長江水質同比繼續好轉,一批新的砂石集並中心初步建成,環保防護措施一應俱全。沿江一個個碼頭已被綠樹繁花取代,成了人們納涼休憩、休閒運動的好去處。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正在成為沿江省市發展的共同遵循。
“發展經濟不能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是捨棄經濟發展而緣木求魚,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綠水青山産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係。
事實證明,只要找對路子,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完全可以相得益彰。
在重慶璧山區,記者看到,道路兩旁綠樹成蔭,一個個城市公園滿目蒼翠,璧南河水清岸綠。
“以前的璧山不是這個樣子。”重慶市璧山區水務局局長唐應容説,前些年,璧南河裏的水又臭又黑,洗手都怕長瘡,河邊的房子把窗戶關了都能聞得到臭味。這些年,璧山痛下決心,關閉、搬遷了741家污染企業,包括一些納稅大戶;城市公園由1個增加到30多個;公共綠地面積由12萬平方米增加到1900萬平方米。
“增加綠地面積,改善生態環境,雖然有投入,但是要學會算總賬。”璧山區委書記吳道藩説,“我們絕不賣毛地,要先把綠化做好了再賣地。環境好了,地方財政狀況也改善了。2017年,璧山區的財政收入達130億元,是2009年的10倍以上。而且,我們的招商工作也更好做了。”
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受益的最終還是老百姓。
“我們村裏定了一條規矩:不準在山上砍一棵樹。我們見縫插綠,栽了大片的茶樹、楊梅樹,讓村裏四季有花、四季有景、四季有客。”在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楊亭村,村黨總支書記楊凱深有感觸地説,現在楊亭村不僅生態更好了,經濟效益也有了;每年吸引近10萬遊客到村裏遊玩,“我們真正嘗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甜頭。”
浙江省麗水市曾是省內“後發地區”。多年來,堅持綠色發展,不僅讓麗水保持了生態美,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也不斷增強。去年麗水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8072元,同比增長9.8%,增速連續9年領跑浙江。麗水多個縣鎮村出現了人口流向拐點:松陽縣2017年常住人口比2015年多了5000多人,雲和縣石塘鎮長汀村人口留村率從不足20%提高至70%。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沒有讓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止步不前。近期公佈的我國上半年經濟增長“成績單”顯示,長江經濟帶11省市中有10個省市GDP增速“跑贏”全國平均水準,其中貴州、雲南、江西分別以10%、9.2%、9%的高增速領跑全國。
“一盤棋”推進,讓長江經濟帶成為新時代的美麗畫卷
儘管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成效顯著,但絕不能有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
“上海是長江入海口,一江清水向東流,上海受益最大,上海也應該盡更多的責任。”上海市發改委主任馬春雷説,“上海規定,每年的環保投入不低於當年GDP總量的3%;今年安排250個環保項目,預計總投資1100多億元。”
實現綠色發展,離不開新舊動能轉換。
“要以水污染治理為抓手,倒逼産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産業司副司長周小棋説,只有不斷改造舊動能,培育新動能,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才能打贏長江污染防治的攻堅戰。
不搞大開發,不等於不發展。保護生態,還需要疏堵結合。
“以前長江非法採砂問題非常嚴重。經過整治之後,好多了。但是,地方經濟建設客觀上也需要砂石。”長江航道局技術服務處處長劉懷漢説,“以前長江航道的疏浚土多是直接扔掉,近年來,長江航道局積極探索航道疏浚土綜合利用,將疏浚土運上岸,以緩解砂石資源不足的供需矛盾。”
長江經濟帶和長江流域不是獨立單元,涉及的十幾個省市需樹立“一盤棋”思想,加強協調合作。
“‘共抓大保護’,難就難在這個‘共’字上。”長江委水政與安監局局長滕建仁感嘆,長江治理開發和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涉及19個省份和環保、林業、國土、交通、電力、水利等多個部門,上、中、下游情況各異,地方和部門利益關係錯綜複雜。
“現有監測體系難以滿足新時代共抓長江大保護的新要求。”滕建仁説,統籌規劃、整體聯動,加強部門間、區域間合作,實現各種監測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加快建立長江流域綜合監測體系,已成推進共抓長江大保護戰略的迫切需要。
在長江上、中、下游,一系列跨省份協同發展的制度正在探索:
長江上游支流赤水河因醞釀了茅臺、郎酒、瀘州老窖等數十種美酒,被譽為“美酒河”。今年初,雲南、貴州、四川三省共同出資設立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基金,共同守護一江清水。
中游的江西、湖南、湖北三省簽署協議,建立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合力抓好湖泊濕地管理保護、生態修復,留住長江生態之美,共同將長江中游建成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先行區。
下游長三角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組建了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在交通、能源、環保、信息化、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開展合作。
實現綠色發展,必須轉變政績考核方式,摒棄“唯GDP論英雄”的政績觀。
目前,在重慶區縣經濟社會發展考核指標中,綠色發展權重提高到30%,成效好的幹部優先提拔重用,出問題的一票否決。
治長江之病,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長江經濟帶探索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新路子,也不會一蹴而就。
這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只要咬定目標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長江母親河必將青春永駐、永葆生機,成為天藍水碧、繁榮富裕的黃金經濟帶。新華社記者秦傑、陳玉明、高敬
相關新聞
- 2018-08-16寧波舟山港:通江達海開新局
- 2018-08-16鳥飛魚躍 清新崇明
- 2018-08-16改革創新激發實體經濟新能量——長三角經濟發展亮點觀察
- 2018-08-14上海“江心”水庫讓1300萬人獲益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