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貿易的歷史性跨越:改革開放40年進口增長664倍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8-09-25 09:45:07 | 來源: 人民網 |
1978年,我國開啟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40年來,對外貿易不斷開拓新格局,實現歷史性跨越。
貨物貿易總量高速增長。
貨物進出口規模實現跨越式發展。1978年到2017年,按人民幣計價,我國進出口總額從355億元提高到27.8萬億元,增長782倍,年均增速達18.6%。其中,出口總額從168億元提高到15.3萬億元,增長914倍,年均增速為19.1%;進口總額從187億元提高到12.5萬億元,增長664倍,年均增速為18.1%。
貨物貿易佔世界比重大幅提升。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貨物進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僅為0.8%,在全球貨物貿易中列第29位。2017年,我國進出口占全球份額為11.5%,貨物貿易重回全球第一,其中出口占比為12.8%,進口占比為10.2%。
貨物貿易結構不斷優化。
貿易方式更趨合理。改革開放初期,來料加工、進料加工等貿易方式極大地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加工貿易佔進出口總值的比重由1981年的6%增長到1998年的53.4%。此後,隨著貨物貿易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推進,加工貿易佔比開始緩慢下降。加工貿易佔比由2012年的34.8%下降至2017年的29%,一般貿易佔比由2012年的52%上升至2017年的56.3%。
産品結構不斷優化。1978年初級産品出口占53.5%,工業製成品出口占46.5%;2017年,工業製成品和初級産品佔出口比重分別為94.8%和5.2%。1985年至2017年,我國機電産品出口從16.8億美元增加到1.3萬億美元,我國已經連續9年保持機電産品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地位。同期,高新技術産品佔我國出口比重從2%左右提高到28.8%。
貿易市場日趨多元。
1978年到2017年,我國的貿易夥伴已由40多個發展到23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歐盟、美國、東盟、日本等為我國主要貿易夥伴。我國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持續較快增長,2011年起,東盟超越日本成為我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在我國出口市場中的佔比從2000年的7%提高到2017年的12.5%。
2018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週年。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取得豐碩成果,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從中受益。2013-2017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進出口總值33.2萬億元,年均增長4%,高於同期我國貨物進出口年均增速1.4個百分點,成為貨物貿易發展的一個亮點。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相關新聞
- 2018-05-08前4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9.11萬億 增長8.9%
- 2018-05-08中國進口貿易是世界經濟再平衡的重要力量
- 2018-03-30挪威對中國出口三文魚增長了8倍
- 2016-09-29今年前7月內地自香港進口額大漲128.5%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