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賣台灣身份證 蔡當局資政批新南向搶學生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09-26 16:44:05 | 來源: 華夏經緯網 |
台灣“學用落差”問題嚴重,臺當局擬設法招收更多僑外生,讓他們畢業後在台灣工作幾年就可以入籍。蔡英文辦公室資政陳博志昨表示這項政策很有問題,不但無法補足台灣産業界所需的人力,還可能造成一些辦不好的學校,“從原本的賣文憑變成賣身份證”。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昨舉行“是教育沒有培養出人才,還是企業沒有善用人才”座談會,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台灣産業界對人力“供需失調”與“學用落差”抱怨已久,而研究者認為主要是因為欠缺“人力規畫”與“産學合作”所致,不過教育界對産業界也有不少怨言,問題到底出在哪,值得探討。
配合“新經濟移民法”擴大招攬中階技術人才,臺“行政院”鼓勵高中職開專班,向新南向國家及地區學生招手,更研議跨部門修“法”,大專僑外生畢業後留臺工作5年、高中職僑外生畢業後留臺工作7年,可望取得長期居留權或入籍。
陳博志説,産業界需要的人才,台灣教育界無法提供,才有需要從海外引進。譬如台灣缺乏軟體人才或打鐵匠,臺當局才有必要從海外引進來補足,但這項招收僑外生的政策,完全沒有看到産業需求,最後來的人不一定是台灣缺的,台灣缺的則不一定會來。
“未考慮産業需要所引進的人才,搞不好是來搶工作而已。”陳博志説,島內學校培養出來的台灣人才不為企業所用,他們改而培養僑外生就可以扭轉嗎?他認為,這項招收僑外生的政策,可能讓一些辦學不好的學校繼續生存下去,“但從原來的賣文憑改為賣身份證”。
高苑科技大學前校長曾燦燈在會中指出,這幾年島內大學成立太多“吃喝玩樂”科系,他曾聽聞中部有一所科大,餐飲、觀光科系學生就高達7000人,他質疑:“學生素質不好,怎麼可能教成人才?他們不要混日子就很好了!”(華夏經緯網轉載台灣《中國時報》)
相關新聞
- 2018-07-06臺媒:臺當局“新南向”淪為“新難向”
- 2018-04-25西部10省份共建中新南向通道
- 2018-04-19四處碰壁 亂象叢生——臺“新南向”挫敗連連
- 2018-04-10台灣電影導演:從民進黨當局教育“新南向”説起
新聞推薦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
- 《哪吒2》延長上映至3月30日 網友:期待吒兒再創紀錄2025-02-20
- 2025多家船企實現開門紅 “中國造船”已過萬重山2025-02-20
- 謀“獨”賣臺無底線!賴清德當局為討好特朗普擬再交百億美元“保護費”2025-02-20
- 賞花去!開啟一場與“春日經濟”的“雙向奔赴”2025-02-20
- 更大力度!中國穩外資20條發佈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