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斷交”已成臺當局“定時炸彈”

日前中國與梵蒂岡簽署主教任命臨時協議的消息猶如在台灣政壇投下一顆震撼彈。民進黨蔡英文當局這幾天恐怕徹夜難眠了。梵蒂岡是台灣地區在歐洲的唯一“友邦”,如果連這棵“獨苗”也失去,勢必引發新一輪“斷交潮”,後果難以想像。臺當局第一時間即發佈“自我安慰式”的聲明,説“臺梵邦交穩定”云云,但實際上卻是心急如焚,已準備下月赴梵蒂岡搶救“邦交”。然而,一個中國原則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共識。這兩年來臺當局總是疲於奔命地“鞏固邦誼”,但“斷交”的“噩耗”接踵而來,兩年已失去五個“邦交國”。自蔡政府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那一刻起,就註定逃不過一波接一波的“斷交潮”。

 

台灣地區目前只剩下17個“友邦”,多是貧弱小國,由此更突顯梵蒂岡在臺當局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梵蒂岡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頗具影響力,在台灣方面“對外關係”中具有“指標意義”。倘若梵蒂岡與台灣“斷交”,台灣在中南美洲的天主教“邦交國”也可能因此跟隨教廷決定,使“臺梵斷交”的骨牌效應進一步擴大。所以台灣方面頻頻派人赴梵蒂岡遊説。不過,中梵關係終於取得重大突破。且不論中梵何時建交,就以雙方簽署主教任命臨時協議來看,已足以嚇得臺當局出一身冷汗了。

 

其實,除了臺梵關係亮紅燈,台灣與其他“友邦”的關係也是岌岌可危。有學者指出,台灣的“邦交國”正排著隊與中國大陸建交呢。此言並非“空穴來風”。2017年6月與中國大陸建交、與台灣地區“斷交”的巴拿馬政府就指出,早在七年前就想與中國建交了。今年5月棄臺後與中國大陸建交的多米尼加也表示,早在六年前就有意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至於巴拿馬、多米尼加等到近年才與中國建交,主要是因為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島內由國民黨馬英九政府執政,其堅持“九二共識”,大幅改善兩岸關係,而兩岸雙方也達成了“外交休兵”的默契。在那八年中,馬政府只丟掉了一個“友邦”。兩年前島內政黨輪替,蔡政府單方面破壞兩岸關係政治基礎,妄圖在國際上搞“兩個中國”、“一邊一國”。大陸方面當然不會手下留情了。

 

“被斷交”已然成為臺當局的“定時炸彈”。不論蔡政府灑多少金錢、花多少力氣,最終都只是“人財兩空”。而停止“斷交潮”的最有效方法當然就是承認“九二共識”,除此別無他法。作者 朱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