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華:中日和平共生、對話交流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8-10-30 10:09:14 | 來源: 人民網 |
原上海市政協副主席王榮華做主旨報告(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願景與實踐——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暨池田倡言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27—28日在復旦大學舉行。此次研討會是由復旦大學、日本創價大學主辦,中華日本學會協辦,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承辦的。
原上海市政協副主席王榮華在研討會上做主旨報告。現摘編如下。
中日兩國的和平友好,説到底是兩國能夠實現和平共處。創價學會名譽會長池田大作的學術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對“和平共生”理念的闡述。關於“和平共生”,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經典著作中對此也有相當多的闡述。“和合”思想在中國古已有之,在中國文獻中,“和”指和諧、和睦、和平,“合”指融合、結合、聯合、合作。中國的先哲們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他們認為,不同事物在差異中相互協調並進,才能萬物繁茂生長。相反,如果只有同類事物聚合,排斥他類,就會窒息生機,難以創新。他們進一步提出,“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也就是要在“不同”之中求“和”;先有“和”,而後才能“合”。由此得出,“共生”以“和合”為前提,即在尊重多樣性和差異性的基礎上,通過互利競爭,達到共同發展。共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存在互補性和利益衝突,而作為個體的人為了生存和發展,又必須與他人合作,這導致了共生的可能。
中國已故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他認為,各種文化都有各自的美,珍惜和守護這種美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不同文化之間應當相互尊重和吸收對方的長處,在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過程中實現不同文化之間的融合與共生,最終達到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可以説,“美美與共”是“和平共生”的又一種表述。
縱觀當今國際社會,體系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對全球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國的國際問題研究學界也對此進行了探討。其中,上海作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的重鎮,近些年創造性的發展了“國際和平共生理論”。以“國際共生論”為核心的“上海學派”快速發展,目前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了可喜成就。
“國際共生”已經超出了傳統文化的範圍,而被應用在中國的外交實踐中。“國際共生論”不僅符合從和平共處到和平共生再到和諧共生的主流國際關係理論的一般邏輯,還符合中國外交政策的總體發展規律,更能將中國目前所倡導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有機結合起來,建構既具中國特色、也具世界普遍意義的利益—責任—命運“三位一體”的共同體,從而實現整個國際體系從共存到共生的發展,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終建構。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對當前以及今後中國外交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這種影響更多地體現在實踐層面。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共商”是上述三個原則中最基本的前提。習近平在杭州G20工商峰會上指出:“共商就是以開放為導向,堅持理念、政策、機制開放,充分聽取社會各界建議和訴求,鼓勵各方積極參與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機制封閉化和規則碎片化”。遇到問題商量著來,通過對話來解決,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考慮建設什麼以及獲得什麼的問題。
近些年來,中日關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困境。對此,兩國政府一直在尋求交流和對話的空間。當然,除了政府高層之外,民間組織以及民眾之間的對話尤其重要。真誠希望兩國民間能夠為兩國民眾的友好交流貢獻智慧。
中國外文局與日本言論NPO共同組織的中日輿論調查結果剛剛發佈,中國民眾對日本的好感度上升至四成,而日本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仍然徘徊在低水位。我認為,中國民眾對日本好感度的上升不僅僅來自兩國官方關係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對日友好的民間基礎在擴大。隨著大量的中國遊客赴日旅遊、購物、體驗日本優質的服務,中國民眾改善對日印象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近些年來日本民眾來中國旅遊參觀的熱情一直不高,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日本民眾訪問中國僅有260余萬人,比五年前減少約100萬人,與同期訪問美國的人數相比也少了100余萬人。在這方面,日本媒體輿論應該能夠感受到中方的善意,以及中國社會近些年發生的積極變化。但更重要的問題是,把這些正向的積極的側面客觀地傳播到日本國內,讓更多的日本民眾了解中國的發展、中國致力於東亞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決心、中國致力於同日本共建命運共同體的嘗試。
在中國所倡議的“一帶一路”構想中,“民心相通”是社會根基,對於中日兩國民眾而言,“民心相通”也是兩國民間友好的基礎。希望有更多的日本朋友能夠來中國,或參觀、或旅遊、或留學,只有來中國看一看,同中國老百姓面對面的交流,同中國的專家學者進行坦誠的對話,日本民眾對中國的認知將會改善。
中日兩國政府有政治智慧、民間有民意基礎。近些年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以及四點原則共識的指導下,兩國關係逐漸恢復正常。但中日關係的轉圜還是脆弱的,它來之不易,需要各界人士再向前推進一步。中日兩國從政府到民間積極努力,中日關係不僅僅要克服當前各種認知和理解障礙,更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和平共生”,為兩國人民的世代友好做出貢獻。 (人民網訊 )
相關新聞
- 2018-10-30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暨池田倡言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召開
- 2018-10-29推動構建更加成熟穩健的中日關係——解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
- 2018-10-29中日關係進入“協調合作”新階段——日本專家學者談安倍訪華成果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