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臺企智慧工廠初展“容顏”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11-01 17:20:44 | 來源: 新華社 |
“通過採集溫度、電流、震動等資訊,實時偵測機器狀態,及時預測馬達異常,推送維修、更換零部件合理時機。”中達電子(江蘇)有限公司吳江IABG廠廠長余景豪介紹説,這是該廠“馬達智慧醫生”的工作日常。
這家位於蘇州市吳江區的台資企業今年進行了産線智慧化改造。與三年前相比,工廠直接用工從42人減到5人,車間佔地面積從300多平方米降至100多平方米,産能反而增長了40%。
在海內外産業發展新形勢下,作為蘇州市電子製造業中流砥柱的台資企業紛紛運用機器人、大數據、物聯網等新科技成果打造智慧工廠,通過技術革新積累新的競爭優勢。
位於蘇州昆山的正新橡膠(中國)有限公司是兩岸知名的輪胎企業。2015年,正新橡膠自主開發第一條智慧生産線,以信息化和自動化改善生産工藝,提高産品品質,降低勞動隱患。
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傳統輪胎業中一些工序靠人工操作,産品品質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機器人的使用把員工從噪音大、溫度高、強度大的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同時提高了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
在友達光電(蘇州)有限公司的“頭等艙”操作間內,操作人員坐在椅子上拼裝産品,一旁的自動傳送裝置順暢地把拼裝好的部件送走,並送來新的組裝材料。操作間上方,揚聲器中音樂緩緩流淌……
友達光電(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振明説,運用自動化智慧化系統輔助後,由以前6個效率參差不齊的操作工生産一個産品,轉變為1名高效率的操作工掌控6道工序,年生産效能提升30%以上。
友達光電(蘇州)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公司人數頂峰時超過1.4萬人。經過自動化和智慧化升級後,公司2017年減少900多人,今年減少1300多人。
這些台資企業的負責人均認為,智慧工廠雖是應對近年招工難的有效途徑之一,但並非簡單的“機器換人”,而是要用新技術提升人的價值,實現人機協作。
蘇州是大陸臺企最密集、台資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5月底,全市臺企總數達到11286家。蘇州市臺辦主任楊軍表示,該市將繼續激發臺企技術升級、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廣泛開展以智慧製造為主導的新一輪技術改造,推進兩岸産業在更深層次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新華社南京11月1日電(記者劉巍巍)
相關新聞
- 2018-10-29湖北仙桃:本土人才“走俏”臺企印證兩岸經濟融合
- 2018-10-26海峽兩岸機博投洽會邀請68家臺企赴閩參加
- 2018-10-24龍明彪: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將幫助臺企向中西部轉移
- 2018-09-21大陸臺企:從“智造”中尋找轉型機會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