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正名公投”前一週 國際奧會給台灣下了“最後通牒”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11-19 10:58:49 | 來源: 環球時報 |
國際奧會通過副執行長兼國家關係部部長皮爾·米洛第三度去函中華台北奧委會主席林鴻道及“體育署長”高俊雄,就“東奧正名公投”表達嚴正關切。此舉被島內媒體視為24日選舉前的“最後通牒”。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18日報道,國際奧會在信中稱,不會干預台灣選舉程式,然而為避免不必要的期待與臆測,國際奧會“盼借此機會重申,依據奧林匹克憲章,前述提案之管轄權為國際奧會所有”。此前,國際奧會執委會在今年5月2日至3日洛桑會議中研究此案,決定再次確認立場——不予核準中華台北奧委會改變名稱。因此,1981年簽署的洛桑協議維持不變,且完全有效。
國際奧會稱,考慮到上述狀況,任何試圖對中華台北奧委會過度施壓而違反洛桑協議/進行違反國際奧會執委會決定的行為,將被視為“外界干預”,將使中華台北奧委會面臨奧林匹克憲章中針對此類案例所設的保護性措施。按照該規定,中華台北奧委會面臨包括中止或撤回對它的承認等措施。聯合新聞網稱,國際奧會過去一般是發函給對口單位中華台北奧委會,此次在“公投”前一週直接發函“體育署長”高俊雄的情況相當特殊,外界都視此信件為“最後通牒”。
對此,中華台北奧委會秘書長沈依婷18日稱,希望外界能重視此事的嚴重性。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曾銘宗呼籲,“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不要利用統“獨”爭議干擾台灣運動員未來在國際上的發展,讓台灣成為“國際體壇的孤兒”。“立委”賴士葆稱,“東奧正名公投”等於把台灣選手的未來參賽權當作政治賭注。《聯合報》稱,國際奧會已多次來函警告,台灣若想借“公投正名”,等同放棄中華台北奧委會會籍,將是台灣體育界和全民的大災難,其産生的政治海嘯比丟失三五個“邦交國”更嚴重。【環球時報駐台北特約記者 余潞】
相關新聞
- 2018-11-19中華台北奧委會和一些運動員表態反對“東京奧運正名公投”
- 2018-11-16洪秀柱談“東奧正名公投”:會封死台灣運動員的未來
- 2018-11-12臺媒:“東奧正名公投”一旦通過後果難收拾
- 2018-08-13臺當局縱容“獨派”搞“奧運正名” 傷害台灣運動員權益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