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展和進步,與中國攜手同行——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群像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阿蘭·梅裏埃等10名國際友人頒授中國改革友誼獎章,以感謝國際社會對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支持和幫助。

 

這10位國際友人來自不同領域,為中國改革開放帶來先進技術與理念,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卓越智慧與力量。

 

他們是中國改革開放偉大變革的見證者、參與者、貢獻者。他們目睹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發展奇跡”,見證了中華民族追趕時代、引領時代的前行歷程和改天換地的時代傳奇,更同中國人民一道書寫了志合利融的友好故事。

 

他們是千千萬萬因改革開放與中國結緣的國際友人的傑出代表,他們的故事是中國與世界友好交流、互利共贏的生動寫照。

 

(一)助力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對外合作的開拓者 阿蘭·梅裏埃

 

為發展和進步,與中國攜手同行——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群像

這是阿蘭·梅裏埃像(2015年1月13日攝)。 新華社發(梅裏埃生物科研中心供圖)

 

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問法國時參觀梅裏埃生物科研中心,阿蘭·梅裏埃率家族成員以及中心員工列隊熱烈歡迎。梅裏埃的家族有深厚的中國情緣。其岳父保羅·貝利埃率先把西方汽車技術引入中國,是中法友好合作的先行者。

 

1978年,梅裏埃首次訪華,開啟梅裏埃集團與中國在結核病防治、感染控制、新發傳染病防控等領域廣泛而持久的合作。數十年來,他持續推動中法衛生合作,先後在中國建立生産研發基地和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幫助中國提升在生物醫藥、傳染病防治等領域的科研水準。

 

(二)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位“洋廠長” 威爾納·格裏希

 

為發展和進步,與中國攜手同行——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群像

威爾納·格裏希和武漢柴油機廠幹部一起擬定全廠勞動工資的改革方案(資料照片)。 新華社記者唐天偉攝

 

武漢的漢正街上有一尊德國人威爾納·格裏希的銅像。格裏希最著名的“頭銜”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位“洋廠長”。

 

1984年,格裏希受德國退休專家組織派遣來到武漢柴油機廠,幾個月後被任命為廠長,主持生産經營工作。中國國企聘請外國人當廠長,在當時是破天荒的事。格裏希擔任廠長後,對武柴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讓這家老企業重煥生機,産品出口至東南亞多個國家。因為嚴格管理、嚴抓品質,格裏希被稱為“品質先生”。他的敬業精神、職業操守以及品質至上理念為剛剛起步的中國企業管理提供了寶貴借鑒。

 

(三)促進中國對外經濟交流合作的國際活動家 克勞斯·施瓦布

 

為發展和進步,與中國攜手同行——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群像

克勞斯·施瓦布在世界經濟論壇2010年新領軍者年會(簡稱“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發言(2010年9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克勞斯·施瓦布出生於德國,其創辦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見證了中國從傾聽世界到被世界傾聽的歷史進程。2017年1月,習近平主席應邀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施瓦布向他回憶道:“我在1978年讀到了有關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文章,當時就確認中國將會成為世界舞臺上的重要角色。”

 

中國同世界經濟論壇的合作與中國改革開放進程幾乎同步。從1979年起,中國多次應邀派團參加該論壇年會。2005年,施瓦布提出設立“中國夏季達沃斯”的想法。2007年9月,首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年會在大連成功舉行。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中國話題在達沃斯論壇不斷升溫。近40年來,世界經濟論壇不但是中國一步步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見證者,更成為中國與世界交流互動的推動者。

 

(四)國際知名企業參與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 松下幸之助

 

為發展和進步,與中國攜手同行——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群像

這是松下幸之助像(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松下”是改革開放後最早走進國人視野的國際品牌之一。1978年10月,鄧小平訪日期間參觀松下電器公司,年已八旬的松下幸之助作為公司最高顧問親自迎接並陪同參觀。在與鄧小平的深入交流中,他表示願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幫助。

 

被稱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是最早支持中國改革開放的國際友人之一。他積極推動松下在華業務發展,將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帶入中國。上世紀80年代後期,在他的幫助下,北京松下彩色顯像管有限公司成立,成為當時投資規模最大的中日合資企業。

 

(五)推動中日邦交正常化、支持中國改革開放的政治家 大平正芳

 

為發展和進步,與中國攜手同行——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群像

大平正芳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參觀(1979年12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武基國 攝

 

日本知名政治家大平正芳是中日兩國友好和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積極推動者。他高度評價中國現代化建設,並表示一個更加富強的中國會讓世界更加美好。

 

1972年9月,大平正芳作為外務大臣陪同當時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兩國簽署具有歷史意義的《中日聯合聲明》,實現邦交正常化。1974年1月,他作為外相再次訪華,簽訂《中日貿易協定》。福田赳夫內閣期間,大平正芳任自民黨幹事長,積極支持日本政府和中方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8年12月,他就任首相,任內推動日本對華發展援助,為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各項建設作出貢獻。

 

(六)推動新加坡深度參與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政治家 李光耀

 

為發展和進步,與中國攜手同行——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群像

李光耀在’99《財富》全球論壇上海年會午餐會上發表演講(1999年9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陳飛攝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以富有遠見的戰略眼光,見證並推動新加坡深度參與中國改革開放偉大進程。2015年李光耀逝世,習近平親致唁電,稱其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中新關係的奠基人、開拓者、推動者”。

 

1978年11月,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接待了到訪的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當時,改革開放的大門即將開啟,在目睹新加坡創造的經濟成就後,鄧小平表示中國要向新加坡學習。

 

李光耀曾數次造訪深圳並評價説,深圳的成功説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得通。他積極推動建立蘇州工業園區和天津生態城,開創了中新經濟合作新模式。新加坡的實踐為中國破解改革開放中的一些難題提供了寶貴借鑒,中國發展也為新加坡帶來了巨大發展機遇。

 

(七)中國奧林匹克事業走向世界的推動者 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

 

為發展和進步,與中國攜手同行——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群像

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奧會第112次全會上,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宣佈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2001年7月13日攝)。新華社發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女子乒乓球單打頒獎典禮上,時任國際奧會主席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輕輕拍了拍獲得冠軍的中國運動員鄧亞萍的臉龐。這個充滿溫情的畫面通過電視轉播被無數中國人銘記。

 

西班牙人薩馬蘭奇被認為是繼顧拜旦之後對奧林匹克運動貢獻最大的人。1978年他首次訪華,之後一直積極推動中國重返奧林匹克大家庭。1979年,中國恢復在國際奧會的合法席位。

 

此後數十年,中國體育事業迅猛發展的幾乎每一個重要節點,都有他支持和見證的身影。2001年7月13日晚,他在莫斯科宣佈奧運會主辦城市,打開信封輕聲道出“北京”時,整個中國頓時沸騰。“薩翁”曾説,他在全世界取得過許多榮譽稱號,但最珍惜的是被稱為“中國人民的好朋友”。

 

(八)中英友好的傳承者、中英經貿人文交流的促進者 斯蒂芬·佩裏

 

為發展和進步,與中國攜手同行——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群像

12月11日,斯蒂芬·佩裏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舉辦的“光輝的歷程”圖片展上致辭。 新華社記者 韓岩 攝

 

1953年,斯蒂芬·佩裏的父親帶領數十位英國工商界有識之士衝破重重阻礙來到中國,開啟中英關係“破冰之旅”。那年,佩裏5歲。

 

子承父業並不少見,但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裏從父親那裏繼承事業卻需要超凡的勇氣和洞見。與中國的密切關係一度讓佩裏一家遭受誤解和孤立,但這並未影響其與中國結下深厚情緣。多年來佩裏與俱樂部同仁一道傳承“破冰之旅”精神,推動中英務實合作,守護中英友誼薪火相傳。

 

(九)倡導並推動中外經貿合作和中美友好的企業家 莫裏斯·格林伯格

 

為發展和進步,與中國攜手同行——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群像

莫裏斯·格林伯格出席在紐約舉行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成立50週年紀念晚宴(2016年12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美國商界傳奇人物莫裏斯·格林伯格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積極建言者,曾擔任北京、上海以及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經濟顧問,並被多個中國城市授予“榮譽市民”金鑰匙。

 

格林伯格曾長期在全球保險巨頭美國國際集團擔任最高管理者。改革開放初期,面對中國邀約,不少西方企業家猶豫不決,他果斷率領公司擁抱中國市場,成為推動中外經濟合作、倡導中美友好互利的商界先驅。多年來,格林伯格積極消除中外隔閡、開啟合作之門。在中國改革開放重要關頭,他始終堅定看好中國發展機遇,支持中美合作共贏。

 

(十)致力於向世界講述當代中國的國際友人 羅伯特·庫恩

 

為發展和進步,與中國攜手同行——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群像

10月23日,羅伯特·庫恩在紐約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新華社記者李睿攝

 

2015年,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中國問題專家羅伯特·庫恩與中國媒體合作播出《走近中國》訪談欄目,在國內外引發廣泛關注。數十年間,庫恩致力於把一個全面真實、精彩紛呈的中國介紹給世界。

 

改革開放是庫恩敘述中國故事的主線。10年前,他出版《中國30年:人類社會的一次偉大變遷》,對中國改革開放歷程作了生動深刻描述,被認為是“中國故事國際表達的範例”。在他看來,要了解中國,就必須理解中國共産黨。如今,庫恩每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待在中國調研交流。他希望繼續把一個不斷發展和進步的中國介紹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