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和統會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01-02 09:28:29 | 來源: 人民網 |
由紐約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主辦的“紀念全國人大常委會《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座談會”29日在紐約華埠華聯總會舉行,在美僑界領袖及旅美學者圍繞《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以來兩岸關係發展及台灣島內局勢進行深入探討。
紐約和統會會長馬粵表示,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于1979年1月1日所發表的《告台灣同胞書》意義重大,是大陸對臺政策的歷史性轉捩點,也是海峽兩岸關係的新開端,為和平統一的理念奠定了基礎。紐約和統會即在此背景下成立的。“雖然至今為止兩岸尚未實現統一,但必須承認的是,兩岸人民間從四十年前的完全隔絕,到如今日益密切的往來,是和平統一事業的重要成果。”回顧40年來兩岸人民的交往,包括兩岸經濟互惠互利、融合發展及31條惠臺政策推出後島內民眾的積極反響,馬粵認為,雖然台灣近年來政治局勢錯綜複雜,但我們不應被島內目前的“小環境“所誤導,而應該放眼全局,依然對和平統一事業抱有信心。
來自台灣的旅美學者黃哲操、賴尚龍向聽眾們介紹了《告台灣同胞書》對兩岸關係的意義,並就40年來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發表了看法。賴尚龍介紹了九合一選舉以來台灣島內近況,稱韓國瑜這次選舉的翻盤是因為“時勢造英雄”。他以岡山豆瓣醬為例,談論到蔡英文掌權以來台灣民營企業無法出口大陸導致銷量下滑等問題,認為“貨出得去,人進得來”是韓國瑜贏得民心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因為蔡英文的獨斷專權讓台灣民眾意識到了九二共識的重要性。“此次九合一選舉結果説明瞭台灣民眾對‘搞好生活,推倒圍墻’的渴望。”賴尚龍表示,《告台灣同胞書》提供了歷史性貢獻,兩岸同出中國是不可模糊的事實。
著名華裔僑團領袖鄭思祺、陳學端、焦聖安等出席了座談會,大家一致認為,推動兩岸友好交流始終是兩岸的主流民意,也符合兩岸人民利益。而一切友好交流均需建立在一個中國的基礎上,並以中國統一為最終目的。兩岸實現和平統一是包括海外僑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人民網紐約電 記者李曉宏)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