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擘畫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路線圖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01-03 09:48:12 | 來源: 新華網 |
【學習進行時】1月2日,習近平出席《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在講話中,習近平回顧歷史、著力當下、矚目未來,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提出了五點主張。如何理解這五點主張?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海峽兩岸分隔已屆70年。台灣問題的産生和演變同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命運休戚相關。”習近平開篇兩句話,飽含了70年的滄桑。
70年風雨告訴我們: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70年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國共産黨、中國政府、中國人民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
回顧歷史,是為了啟迪今天、昭示明天。著力當下,矚目未來,我們該如何做,該從何著手?習近平從五方面擘畫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路線圖,有理有力有節有情。
順應大勢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對台灣來説,對中國來説,大勢是什麼?是和平統一!
習近平明確指出:“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
“一水之隔、咫尺天涯,兩岸迄今尚未完全統一是歷史遺留給中華民族的創傷。”謀求國家統一,撫平歷史創傷,每個中國人責無旁貸。
“台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台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民族復興、國家強盛,兩岸中國人才能過上富足美好的生活。
推動民族復興,實現和平統一,利國利民。台灣同胞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必須“認真思考台灣在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促進國家完全統一、共謀民族偉大復興作為無上光榮的事業”。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需要兩岸同胞共同推動,需要兩岸同胞共同維護,和平發展的成果兩岸同胞也能共同分享。
歷史不會也不能重演,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産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
習近平的講話,語重心長。
最佳方式
如何實現國家統一?習近平給出了“最佳方式”: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這一方式植根于五千年的中華智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一方式既有現實考量又有高遠眼界,既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又有利於統一後台灣的長治久安。
正如習近平所説,“一國兩制”的提出,本來就是為了照顧台灣現實情況,維護台灣同胞利益福祉。
習近平更進一步指出:“‘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會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和感情。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後,台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私人財産、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
三個“充分”,保證了“一國兩制”不是簡單照搬照用,而是會量體裁衣;兩個“將得到”,更是思慮週全。鄭重承諾,認真籌劃,習近平的話語,有泰山之重,也有春風之暖。
“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裏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裏人商量著辦。”貼心的話語,奠定了溝通的總基調。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合作取代爭鬥、以雙贏取代零和。唯有如此,兩岸關係才能行穩致遠;唯有如此,才能實現臺海持久和平,達成國家統一,讓子孫後代在祥和、安寧、繁榮、尊嚴的共同家園中生活成長;唯有如此,才是對民族、對後世負責。
習近平擘畫的這條“一國兩制”之路,既謀一時更謀萬世,既謀一域更謀全局。
“一中”原則
一個中國的原則不容動搖,這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就能改善和發展,台灣同胞就能受益。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就會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動蕩,損害台灣同胞切身利益。
習近平從一正一反兩方面加以闡釋。應該何去何從,何為正道何為絕路,一目了然、不言自明。
對走正道的廣大台灣同胞,如習近平所説,我們將一如既往尊重、關愛、團結、依靠,“全心全意為台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對逆歷史潮流的“台獨”,習近平則斬釘截鐵:“我們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
秉大義,走正道,兩岸同胞“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習近平殷殷言辭、殷殷期待。
夯實基礎
和平統一是大勢是正道,但我們要為其夯實基礎,這就要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習近平指出,我們要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
在具體舉措上,一方面是兩個四“通”。習近平指出,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並指出“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另一方面是三“化”:“推動兩岸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合作,社會保障和公共資源共享,支持兩岸鄰近或條件相當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無論是四“通”還是三“化”,歸根結底都是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為台灣同胞台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提升台灣同胞的民生福祉。
我們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這一情感,從未更改。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這一宗旨,始終未變。
增進認同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五千年的傳承、五千年的沉澱,中華文化已經滲入每個中華兒女的血脈骨髓。同根同源、同文同種,這是最深沉的凝聚力、最深情的牽絆,更是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的最大助力。
習近平以三個“要”,點明瞭兩岸同胞交流合作的要點: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交流互鑒、對話包容,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加深相互理解,增進互信認同;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以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化育後人,弘揚偉大民族精神。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習近平對兩岸青年寄予重任:勇擔重任、團結友愛、攜手打拼,更歡迎台灣青年來祖國大陸追夢、築夢、圓夢。
總而言之一句話,“兩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只要堅持下去,久久為功,必定能達到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和平統一對國家有多重要?習近平以眼睛為喻:“我們真誠希望所有台灣同胞,像珍視自己的眼睛一樣珍視和平,像追求人生的幸福一樣追求統一,積極參與到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正義事業中來。”真切呼喚,真誠相邀,真情與真心,一覽無遺。(記者 趙銀平)
相關新聞
- 2019-01-02劉結一:做好新時代對臺工作
- 2019-01-03人民日報社論: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重大宣示
- 2019-01-03為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 2019-01-02新聞資料: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的歷次重要活動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2025-01-26
- 讀懂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2025-01-26
- 澳門:金蛇賀歲喜迎春 節慶燈飾點亮街巷2025-01-26
- 兩岸同胞共迎新春系列活動在粵閩舉行2025-01-26
- 冰雪元素拉滿 第九屆亞冬會開幕式進行首次全要素綵排2025-01-26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